中文国家代码顶级域名后缀“.中国”将正式启用
中文网民上网更便捷
□ 本报记者 陈军梅
目前,网民上网输入的域名大多数是.cn、.com、.net等英文域名后缀,但自2009年开始,互联网将首次出现“.中国”这样的非英语域名后缀。届时,全球华人上网时,在浏览器地址栏通过直接输入中国域名后缀“.中国”,就可以在互联网上访问到相应的网站。
“英文堡垒”被攻破
近日,记者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获悉,在日前召开的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巴黎年会上,I?鄄CANN理事会一致通过一项重要决议,允许使用其他语言包括中文等作为互联网顶级域字符。至此,中文国家代码“.中国”将正式启用。
这意味着,除了传统的.cn、.com、.net等英文域名后缀之外,国际互联网将首次出现“.中国”这样的非英语域名后缀,中国企业可以注册形式为“公司中文名.中国”的纯中文域名,而网民也可直接输入“公司中文名.中国”直达公司网站。纯中文的国家代码顶级域中国域名将正式融入国际互联网。互联网在被其发明者所使用的英语长期主导后,即将朝着向其他语种敞开大门迈出重要的一步。
据介绍,ICANN成立于1998年10月,是一个非营利性国际组织。它的主要职能包括管理互联网通用顶级域名、对互联网IP地址进行分配等。中国域名特指以中文国家代码顶级域“.中国”结尾的纯中文域名,与“.CN”结尾的英文域名一样,是我国域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互联网顶级域名体系只支持包括26个英文字母、连字符和阿拉伯数字0至9在内的37个字符。“.中国”将于2009年率先写入全球根域名系统,成为首批新设的非拉丁语系字符顶级域之一。此项决议意味着诞生于1983年的域名系统在被英语语种独霸25年之后,将迎来包括中文在内的世界各大语种顶级域时代,互联网应用上的最后一座“英文堡垒”也被攻破。
ICANN主席特拉什评价称,这是项历史性决议,它将给互联网样式和运行模式带来巨大变化,将使互联网更为开放,使用方法更为多样化。
有利中文电子商务发展
ICANN理事、中国互联网专家钱华林指出,目前中国有两亿多网民,也就意味着还有10多亿人没有上网。纯中文的中国域名并非只为现在的网民准备,更是为未来的数亿中国人所准备。
据介绍,中国域名正式进入国际互联网,是中国互联网界多年努力的成果,对中国互联网用户来说,中国域名无疑是以中文为品牌名称的企事业单位在网络上最好的品牌载体。中文电子商务将得以减少英文域名局限性带来的机会成本,获得与英文电子商务同等的待遇,间接带动数千亿元规模中文电子商务的发展。
钱华林说,“.中国”的域名系统正式使用,将为使用中文的网民提供便捷的网页浏览方式。今后网民在浏览器地址栏不仅可以通过输入英文域名lenovo.com.cn来访问联想公司网站,还可以直接输入中国域名“联想.中国”来访问。据了解,在北京等部分城市,像“联想.中国”、“长虹.中国”等域名已经开始试水启用。
根据国际域名体系,“.cn”是英文国家代码顶级域名,而“.中国”则是中文国家代码顶级域名。作为我国域名注册管理机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早在1998年就开始了中国域名的研究。
实际上“.中国”在成为顶级域名之前,ICANN就已组织了在全球范围内的测试,包括微软在内的各大浏览器提供商等软件厂商均积极参与了这一测试,支持“.中国”的访问。目前包括IE7、Firefox等在内的主流浏览器均支持“.中国”,占浏览器市场80%以上,覆盖绝大多数网民。
“.中国”成为顶级域名后,各大浏览器可以直接解析,无需安装任何辅助软件。这与当前中文“.cn”域名能被各种浏览器无障碍解析的原理是一样的。“.cn”的注册量目前已超过1200万个,可见“.中国”的前景也不可限量。
个性化域名也将开放
另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还透露,ICANN已投票通过一项大量增加网络新域名的建议,为在2009年放开对互联网域名注册的限制铺平了道路。
根据建议,2009年起,全世界约13亿网民将可以使用普通单词、产品商标、人名、城市名或者公司名等,自由创建个性化域名,比如“.周杰伦”或者“.重庆”等,而不再局限于过去的“.com”和“.cn”通用域名。
据介绍,最终方案将于明年年初公布,并在明年第二季度付诸实施。这一方案的实施,意味着全世界约13亿网民将可以自由创建个性化的互联网顶级域名。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称,这确实是互联网业界的一件大事,但具体实施起来难度不小。首先,个性化域名的费用高昂,仅注册就需5万~10万美元/年,还不包括每年数千万元甚至更多的推广费;其次,程序要求复杂,注册个性化域名的个人或机构,必须要提供有能力长期运行该域名的经济、技术等方面保证;再有就是审批时间较长,即使明年第三、四季度完成首批注册审批,正式运行也要到2010年。《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