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来自创新 生命力源自创新
海信前行在创新路上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
□ 本报记者 王杨二 朱文达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没有自主创新,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就永远做不了主。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
如果海信集团要写一部企业发展史,这段话应该写在卷首。
如果海信集团要为企业树立一座碑,这段话应该成为铭文。
6月25日,记者采访了被中宣部和国资委推选为全国国有企业典型的海信集团后,有了这样的感受。
因为,海信集团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海信用实践证明了这是一条真理。这两段话不仅是写给海信的,也是写给所有中国企业的。
作为改革开放30年来国有企业的成功典型,海信集团这家诞生于1969年的国有企业不仅见证和参与了中国的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更用他的脚步踏出了一条民族工业走向世界的崎岖道路。在国家统计局中国大企业竞争力500强排名中,海信连续两年排名第一。而评判竞争力的核心是看企业的可持续创新能力。海信集团正是凭着创新精神创造了从1992年到2007年产值翻了6番,利润增长99倍,规模扩大了100多倍的辉煌业绩,其所有主导产品均是中国名牌。
创新研发 “信芯”
海信是做彩电起家的,而中国的彩电企业无不是从引进技术、引进生产线起步的。经过20年的发展,尽管中国已成为彩电生产大国,但国内家电企业大都挤在产业链的下游“制造”着雷同的产品,制造其实就沦为了组装。
加入WTO后,中国企业不仅是在国际市场,其实在国内市场也要面临与跨国公司的竞争,如果企业没有自主核心技术,就没有竞争力。周厚健深知:“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没有自主创新,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就永远做不了主。”
而彩电的核心技术就是芯片。“如果一直用国外的芯片,除了电视的外观,其他我们都说了不算。当我们有了自己的‘信芯’,海信电视就会按照我们理想的样子生长。”海信董事长周厚健对记者说。
2005年6月,海信成功研发出我国第一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产业化的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信芯”,从而结束了我国年产7000万台彩电而无“中国芯”的历史,在半年时间里直接导致同类进口芯片价格大幅度下降,其中高端芯片从15美元降到8美元,中低端芯片从近13美元降到6.5美元,平均降幅在40%以上。
正如周厚健所言,拥有自己“芯”的海信电视开始按照“中国模样”生长。有专家评价,海信“信芯”的开发成功,不仅解决了我国电视行业自主生产、自主应用的企业难题,更重要的是它给整个中国彩电业带来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温家宝总理的题词:“立足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企业才有生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企业才有竞争力”。就是为“中国芯”而题。
创新填补空白
海信做彩电起家,而今产品覆盖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移动终端、智能交通、光通信及网络多媒体系统等多领域,已经成为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型国有控股电子信息产业集团,集团目前拥有“数字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海信电器、海信科龙两家上市公司。
海信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技术创新。而且在很多领域做的是行业开拓性的工作,填补了国内许多技术空白。
1997年,海信首家推出了中国的变频空调,并长期占据国内变频空调的半壁江山。同时,海信瞄准了行业内最先进的核心技术———矢量变频控制技术展开了扎实有效的自主创新,经过3年半艰苦卓绝的自主研发,从直流变频到矢量变频,海信走到了变频技术研究的最前端,于2005年正式推出了中国的矢量变频控制技术,从而打破了日本企业对中国长达8年的高端技术封锁,取得了空调及冰箱核心技术的重大标志性突破。目前,海信的技术团队正在牵头制定中国变频控制技术标准。
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技术突破和标准建设,海信已经在智能交通领域成就了第一民族品牌的市场地位。2005年12月,在北京奥运的智能交通系统采购招标中,海信以性能测试第一名的成绩打败全球最强的竞争对手,中标2008北京奥运会北京市智能化交通管理投资建设项目,实现了民族企业有选择地在关键点上超越国外先进公司的目标。在海信进入该领域之前,中国的智能交通市场全部被国外大企业所垄断。海信科研团队研发的智能交通核心技术完全适合中国的交通特点。连国外对手都不得不承认:海信不仅仅突破了核心技术,更是创造了智能交通第3大世界系统———HICON。
创新打破垄断
2007年9月,海信再次一鸣惊人,建成中国彩电业第一条液晶模组生产线,而且良品率达到99%的世界领先水平,打破了我国液晶模组几乎全部依赖外企的现状。而且液晶模组的量产将使液晶电视的成本进一步降低,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成本享受更优质的产品。信息产业部一位领导如此评价自主制造液晶模组项目:“有效地避免了中国彩电制造业被整个产业链所边缘化。”否则,中国用30多年培育起来的世界彩电制造大国的地位将不复存在。
至此,海信实现了由电视整机开发到核心芯片自主研发及产业化的拓展,从平板电视组装向产业链上游的延伸。在这两项核心技术上的历史性突破,迅速提升海信在全球彩电行业的竞争力。海信不仅赢得了平板电视时代的竞争制高点,而且手握模组和信芯两大利器成为了国产彩电的领军企业,海信平板已连续4个年度位居中国市场榜首,目前仍保持这一地位。
创新保障研发
实践证明,技术创新已成为海信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保持和强化,离不开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海信技术立企战略的有效实施是由技术创新体系来保证的。首先这个体系必须保证技术开发选题来自市场和技术发展前沿,以此来保证不仅能把钱换成技术,更能把技术换成钱。其次,体系必须保证开发产品的质量。市场竞争质量是根本,而设计质量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要素,所谓体系保证质量就是从设计方案就明确了产品质量指标,并在此后的每个设计阶段都必须保证质量指标的实现。再次,海信用体系保证开发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海信的研发深度有三个维度。一是依靠持续大规模的研发投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以上投入到技术研发上。2007年海信电器募集资金,在液晶模组和信芯科技上的投入就分别达到7亿元和8368万元。二是海信先后在欧洲、美国、南非建立了4个海外研发中心,连同国内设立在青岛、北京、深圳的研发机构,形成了全球化研发平台。三是拥有唯一一家国家级数字多媒体技术重点实验室。
海信还会在自主创新的路上继续前行,因为,他们的目标是做百年企业。《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