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绍培
做出一个“深圳的工业设计水平居于中国的前列”这样一个判断是容易的,但理解深圳的工业设计可能还要我们花费一些工夫。也就是说,深圳的工业设计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设计呢?深圳的工业设计跟国际上所谓的“后工业设计”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关乎深圳工业设计的未来走向。
“工业设计”与“后工业设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工业设计”早就是一门成熟的学科,而“后工业设计”更多是在跟“工业设计”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远远谈不上成熟。工业设计的产品是专门性的、目的单一的、标准化批量化的、适用的,而后工业设计的产品是普遍性的、目的多样化的和用户决定的、用户满意的;工业设计的过程是内在的、集中的、僵硬的、独断的,而后工业设计的过程则是外向的、多方面的、灵活的、包容的、民主的;工业设计的设计者是独创的、个人的、专业的,后工业设计的设计者则是合作的、匿名的、供他人分享的……
但最根本的差别恐怕还在于,工业设计的设计是从属于工业的,而后工业设计的设计则几乎使工业从属于自己。工业设计的重心在科学一边,后工业设计的重心则在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地方,并且,艺术的比重越来越重要。工业设计呈现事物“本来的样子”,后工业设计则追求事物“应该的样子”。后工业设计在更大程度上获得了设计意识的自觉,并逐渐取得了设计的自由:它用形式激发功能,用想像超越功能———假如不能马上领会这一点,不妨想像一下国外的那些“概念车”,概念在前,车在后,先有概念,后有车。
深圳的工业设计大致是一种“混杂并存”的状态:从工业设计到后工业设计的许多环节在这里都同时存在,又都不完备充分。比如,家电产品的设计很快就跟国际接轨了,充满了后工业设计的意念。但总体来说,在多数深圳制造的产品中,强烈的设计感仍然是非常罕见的,多数产品仍然只有简单的设计意图和设计痕迹。
但深圳的这种混杂并存的设计状态毋宁说本身就是一种“后现代”,它是非逻辑的、非线性的,甚至非循序渐进的,这有什么不可以呢?深圳工业设计在国内的先发性与在国际上的后发性造成了设计发展的特殊机会,它可以从许多看似不相干的元素当中找到结合点,可以躐等求进……谁又能够断言深圳不可能创造出一种后工业设计发展的特殊样式呢?《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