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启动,灾区各企业也陆续加入到恢复生产的行列,与此同时,新的项目投资也将陆续进入灾区,但是投资结构比例将会有所调整。日前,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吕桂新处长分析,灾区建材行业灾后新投资的项目中,水泥工业的投资比重将会加大。
受四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的刺激,灾区的建材需求将被强力拉动,建材行业前景将被持续看好,其中水泥项目的投资将更加受热捧。事实上,目前这种趋势已经开始显现:德阳利森日前已与四川什邡政府签约建设两条2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华新水泥于6月11日在四川渠县开工建设一条年产250万吨水泥的生产线;中建材彭州两条5000t/d项目已经通过审批;亚东水泥也与彭州市政府签署三期生产线项目投资协议。吕桂新建议政府应更加关注水泥项目建设进度,及时缓解灾区水泥荒。
由于灾后重建对水泥需求的旺盛,加上地震破坏影响了多家新型干法水泥企业和大量立窑水泥企业的正常生产,四川地区水泥明显供不应求,水泥价格很容易失控而飙升,政府必须出台限价政策,稳定灾区水泥价格。吕桂新认为,政府这种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的现象很有必要。另外,他还建议灾区应加强产需衔接,尽量减少流通环节,避免中间商哄抬物价的可能性。除了上述因素外,在水泥及其制品的质量标准上还应该严格把关,以保证灾区重建项目的工程质量。(金燕侠)《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