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笔者从重庆忠县政府获悉,全国最大水泥企业——海螺集团将投资45亿元,在重庆市建设年产值25亿元的新型干法水泥项目。作为水泥龙头的海螺集团,将触角伸入重庆市,势必将影响重庆水泥市场的格局。
据了解,此次海螺将在忠县投资建设4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年产220万吨水泥粉磨站、18MW纯低温余热发电站,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该项目总投资45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25亿元,利税4亿元。而据5月14日海螺水泥公告显示,该项目将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首期将投资约7.5亿元。
据悉,一旦该项目的水泥生产线投产,将把重庆市新型干法水泥产量提高2000万吨左右。据悉,目前重庆市水泥产量在3800万吨左右,而新型干法水泥产量为1750万吨。“现阶段,重庆水泥市场属于总量供大于求,但新型干法水泥却仍有市场。”重庆水泥协会会长马泽民表示,由于煤炭、石油等上游生产资源紧俏,重庆市新型干法水泥的产量一直上不去。而“汹涌”而来的各大水泥巨头,可能对本土水泥企业造成冲击。
“可能在明年年底,市场会出现价格战。”重庆小南海水泥厂厂长丘沛阳称,目前重庆市场40%的新型干法水泥是由拉法基生产。随着国内龙头水泥企业入渝,重庆水泥市场可能会重新“洗牌”。而到明年年底,一些小型水泥企业估计会采取价格战,试图赢回市场。(建 华)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