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 韦 摄
□ 本报记者 甄书秀
近来,随着中国汽车业的飞速发展,汽车技术不断进步,汽车正朝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使得汽车电子在中国正受到前所未有的热切关注。
日前,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专题分析报告———《2007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发展分析》(以下简称《分析》),对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今年及以后几年汽车电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市场已然炙手可热
《分析》指出,2007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2007年中国的汽车电子市场,并没有出现哪种新型产品,而是汽车产品的增加和现有产品的普及促进市场快速发展。自动/手自一体变速箱在国产轿车、SUV、MPV等乘用车中的比重超过了50%,ABS在这几类汽车中的配备率超过了90%,安全气囊在这几类汽车中的配备率达到近90%。此外,在车身电子领域,大量电控化汽车电子产品的普及率也持续攀升;在车载电子领域,CD作为卡带式音响的替代者,其需求量持续攀升,而MP3功能在轿车中的普及率也超过了20%。
其次,汽车电子在汽车成本中比重有较大提升。中国产品牌轿车的电子化比例在同价位产品中要更高一些,例如,2007年,江淮推出轿车产品,定价只在12万元左右的宾悦几乎配备了消费者能想到的所有电子产品。
再次,成熟产品和技术的应用为汽车电子产品大范围普及扫清障碍。在汽车产品升级过程中,国产汽车只要应用目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的产品即可,而国外品牌的汽车厂商只需把已经成熟的车型在中国量产就可以顺利完成产品升级。因此,只要市场有需求,配有相应电子产品的汽车很快可以出现在市场上。
从应用结构的角度来看,2007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中,动力控制、底盘控制与安全系统电子产品分别占据了31.7%和27.0%的市场份额。2007年,EMS在国产汽车中的普及基本完成,产品需求量增速放缓,而自动/手自一体变速箱的应用有较大幅度提升。此外,车载电子市场份额有所提升,这主要是因为车载音响等产品升级及便携式车载GPS市场的发展。
未来发展有快有慢
《分析》指出,在2008年及未来几年内,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将在汽车产业发展及国产汽车产品升级的推动下快速发展,预计到2012年,市场规模将超过3200亿元,而各汽车厂商的电子竞赛也将愈演愈烈。
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李树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中国的汽车电子市场目前还处于导入阶段,因此市场规模巨大。今年及今后几年,中国汽车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将是从成熟产品普及走向新型产品应用。他指出,目前,动力控制、底盘控制、安全系统、车身电控等产品的普及率已经很高,未来几年这些产品仍有不断向低端车普及的趋势,一些价位在10万~14万的经济型车,如08新凯越,都配备了相当齐全的汽车电子产品。而与这些成熟的产品相比,一些新的应用将成为未来几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的热点,如主动安全系统、汽车网络系统等。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些产品的普及没有任何障碍,并且生产成本也在不断降低。因此这些新兴汽车电子产品未来将进入高速普及阶段。
在增长速度方面,李树翀分析说,车身、车载电子市场潜力巨大。在汽车电子产品应用初期,其应用主要集中在动力控制和安全领域。而随着汽车扮演的角色不断变化,大量提供舒适、娱乐的产品被应用到汽车中去,如音响、空调等。
首先,车身、车载电子产品种类繁多,市场可拓展潜力巨大。与动力和底盘系统相比,车身、车载电子产品的可拓展性更强一些,因为其产品种类十分丰富,许多在3C领域应用的技术都可以移植到汽车中,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其次,这些产品对改善汽车舒适性、提高汽车娱乐性起到很大的作用,而这也恰好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未来5年此类产品的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5%,尤其是GPS、TPMS等车载电子产品发展,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
而汽车关键的安全苛求系统,如发动机管理系统和自动刹车系统发展略缓,一是这些产品的普及率已经很高,因此其市场发展主要靠汽车产量增加以及汽车产品升级;二是这些电子产品与汽车技术结合较为紧密,产品技术含量高,而且对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也十分苛刻,因此此类汽车电子产品很难呈现出像MP3等消费电子产品产业那样极速增长的发展态势。相比车身和车载电子产品市场发展速度也略缓,年均复合增长率低于20%。《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