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仓义一为何加盟海信
吸引顶尖人才提升平板电视质量水平
□ 晓 毛
“参与国际化竞争,必须要有国际一流的产品质量,海信平板电视目前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质量水平,与国际一流品牌相当。”加盟海信的日籍专家朝仓义一通过对海信的了解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海信始终将质量视为企业生存的底线。早在2001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就提出了“质量不能使企业一荣俱荣,却可以使企业一损俱损”。这成为海信始终恪守的“质量管理箴言”。
随着近年来平板市场的全面爆发,平板生产企业产能全面释放的重要时机已经到来,而平板电视质量水平的提升成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去年下半年以来,海信通过现场管理革新、流程改造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整机产品直通率,使海信电视的制造能力和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升。而朝仓义一的到来成为海信电视质量水平飞跃的催化剂。
2007年11月朝仓义一正式加盟海信,海信在平板电视领域的迅猛发展势头深深吸引了在日本有30多年生产制造、现场管理经验的朝仓义一。朝仓义一一到海信就被任命为制造部长、工艺部长和制造系统领导小组组长3重职务,海信专门为他开辟出协调多个核心部门工作的“绿色通道”。“我可以很方便地取得工艺部、设备仪表部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海信的信任和重视让朝仓义一非常感动。
加盟海信后,朝仓义一的工作都集中在5S管理和生产提效方面。“5S是最基本的工作,提高海信的制造现场力才是最终目标。”朝仓义一部长说,“目前必须要把5S管理工作做严实”。
迅速融入海信的朝仓义一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提出了240余条改善提案,目前已有180余条得以实施。在朝仓义一的“样板线”TB线体上,人们看到了许多细节的变化,比如,设备的通风口系上了红飘带,这样就能很直观地观察到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电机上面也被细心地蒙上了罩子。这样的细节很多当时都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小事”,但是现在看来,这些细节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员工工作的心理状态,而这对于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的提高是很有影响的。
重视细节,更新观念,一丝不苟的朝仓义一带来了一股全新的气息。有一次朝仓义一和同事们一起去开会,在过一条空旷的马路的时候,朝仓义一独自拐了个弯从斑马线上走了过去,自此以后,在过马路时他的同事们都自觉地去走斑马线。
“我们现在基本都习惯了用数据来说话,他非常贴近现场,这样的贴近最有效果。”制造部副经理许明辉说。朝仓义一的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生产现场,大力推行可视化管理,生产线上的员工们都已经熟悉了这个日本人的身影。
努力总会有回报。根据海信电视的2008年第一季度质量指标分析,平板电视生产的直通率、质量成本率等多项技术指标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在专家领衔的质量管理团队的辛勤工作下,海信与国际一流企业的目标渐行渐近。《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