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增版内容>>

受制于上游面板成为产业之困 国产平板电视发展遇羁绊

2008-05-29 07:1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 刘  莉

   “我们现在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某国产彩电品牌有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语气沉重。在经过五一期间外资平板电视价格战的狂轰滥炸之后,国产平板电视市场遇到了困难。

   据悉,外资品牌能打价格大战的背后,是他们有丰厚的面板利润在支持,而国产平板电视的发展却受到“面板之困”,要想走出困境尚待时日。

    国产份额跌至不到三成

   调研机构奥维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五一黄金周,国产品牌整体份额急速下滑,不及三成比例,外资品牌市场份额则上升为65%,零售额占比率更是高达73%。而在此前的各个重要节庆日,国产与外资品牌的销量通常是平分秋色。

   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就是外资品牌发起了更为惨烈的价格大战。五一期间,外资品牌在大屏幕液晶电视上平均价格降幅均达到25%~30%。在40/42英寸、46/47英寸上,部分规格外资品牌均价低于国产品牌。

    外资企业整机亏损面板补

   在外资品牌价格战的背后,笼罩着巨亏的阴影。一家韩资面板企业的高层人士说,那些参与降价的外资品牌,在整机这一块没有一家是不亏损的,但他们在面板这一块是盈利的,这就让他们打“持久战”成为可能。

   业内人士也表示,由于外资品牌拥有上游面板工厂,所以有些外资品牌只要是液晶面板盈利即可,并不一定打算在液晶电视整机环节上盈利。但对于立足于整机制造的国产品牌来说,不可能去赔本销售,否则将会无法正常经营。

   某家电卖场营销老总则表示,除了有面板盈利做支撑外,外资品牌的产品线一般相对丰富,即使在平板电视这一块亏损了,但他们还有数码通讯产品、白色家电产品、小家电产品在盈利,而且通常而言,一个品类(例如彩电)的促销大战,会提升整个品牌所有产品的销售业绩。

   据了解,随着平板电视日益普及化,市场占有率的最大化成为现阶段各大平板电视品牌的首要目标,这也是为什么外资整机厂家“亏死也要打下去”的原因,尤其是外资与外资之间的竞争,简直到了“鱼死网破”的地步。

    国产品牌难解面板之困

   不能掌握平板电视产业链上游资源一直是国产平板电视发展的产业之困,尽管他们从没有放弃对这方面的努力。今年以来,TCL在经历了与奇美合作谈判搁浅后,其液晶电视模组项目也已正式落户广东惠州;创维参股LG广州液晶模块工厂,与其联手打造液晶模组与液晶电视整机一体化的合作模式;海信液晶模组生产线也正式实现量产;长虹投资60亿元的虹欧等离子屏一期项目也已启动,并将于奥运会前量产。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虽然这一系列的措施已初见成效,但并不能使国内彩电企业真正摆脱困局。因为液晶模组毕竟也是一个组装加工的环节,而占整机成本六七成的面板技术仍然牢牢掌握在外资家电企业手里。《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