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捐赠开新渠——网上支付
第三方支付平台在突发事件中经受住考验
□ 本报记者 陈军梅
四川省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全国各地人民都行动起来支援抗震救灾,捐款、捐物、献血等各种献爱心活动在各地迅速展开和深入下去。两亿多网民也自发掀起了大型网络捐款活动,这既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网友捐赠记录最高的活动,也是全球最大的网络捐赠活动。
网上支付方便快捷透明
在此次网络捐赠活动中,网上支付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纷纷联合旗下多个子业务或子公司,利用其累积起来的庞大用户资源,推出了网络捐赠活动。在这些活动的背后,第三方支付企业支付宝、财付通等提供了网上支付的后台支持,保障了网络捐赠的顺利展开。
艾瑞分析师张艳平认为,第三方支付在此次网络捐赠活动中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参与企业多、反应快、捐赠金额多,规模效应十分明显。此次大规模的网络捐赠活动更加清晰地突出了第三方支付作为网络捐赠新渠道的优势。第三方支付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方便、快捷、透明度高以及事件的网络营销力度大、规模效应大等诸多方面。而且,随着网民渗透率的持续提升以及互联网硬件环境的完善、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其在网民中渗透率的加深、第三方支付在网民中的渗透加深及其在各行业中的应用的加深,第三方支付在未来的网络捐赠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据艾瑞统计,2007年占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近90%的支付企业均参与到了这一活动当中,如支付宝、财付通、银联电子支付、易宝支付、环迅IPS、快钱、首信易支付、云网支付等。虽然支付平台联合公益机构推出公益捐赠的活动不是第一次发生,但是如此大规模地参与还是截至目前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第一次。
从主要支付企业捐赠平台的捐赠金额统计中发现,此次捐赠活动单个平台募集的资金规模都比较庞大。以第三方支付市场中的份额较大的企业为例,截至5月22日下午4时,支付宝平台的捐款金额达1939万元,财付通平台的捐款金额达2191万元。同时,从个人捐款金额来看,网络个人捐款高达几十万的金额,这也体现出用户对网上支付平台的信任度比较高。
分析此次支付平台在网络捐赠活动中的表现可以发现,支付平台尽量通过各种展现方式,把网友完全自发捐赠的资金情况第一时间公布在活动主页面,整个活动的信息透明度较高。支付平台一方面和各个慈善机构如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等联合,明确网民捐款的最终去向;另一方面及时记录每个捐款人的个人信息,并在活动页面上滚动展示捐款人信息、留言以及总体的捐款金额,这些信息透明化的举措也是对网民负责的表现之一。
支付平台迎来拓展新契机
张艳平表示,各支付平台在积极献爱心的同时也获得了有利的发展契机:一方面,大型的捐赠活动为支付平台带来了很多方面的资源,包括用户资源、品牌形象塑造等营销资源等。以支付宝为例,在其捐赠活动中,没有支付宝账户的网民只要填写邮箱地址、就可以很便捷地开通一个账户,这对于支付宝的用户拓展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此外,通过在此次公益活动的积极表现,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广大网民中的影响也得到了较大范围的传播,这对于企业品牌、知名度等的树立和传播也起到了正面的效应。
另一方面,此次大型捐赠活动也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产品提升的良好契机,各主要支付平台的产品也在这次突发的事件中经受住了考验。以财付通为例,在地震发生后不久,即开始启动应急小组,全面保障系统的稳定和服务支持,并有专门的人员开辟“赈灾快捷捐赠通道”,保证了用户的积极参与捐赠活动。
总之,在这场巨大灾害面前,互联网发挥出了其强大的媒体价值、第三方支付平台发挥了其最基本也是最有价值的支付功能,而两亿多网民献出了对灾区人民的深深祝福和爱心。在这场爱心捐赠活动中,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了便捷的支付服务,同样也收获了更大意义上的发展。
根据艾瑞长期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关注和研究发现,第三方支付对公益事业一直都是比较关注,今年年初的雪灾发生时,支付平台也曾发起过类似的网络捐赠活动。这次大规模网络捐赠活动将极大地促进第三方支付平台第二季度的交易量上升,成为第二季度整个支付市场的热点之一。《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