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增版内容>>

[图文]传奇品牌“公爵”重生 新一代天籁双剑合璧

2008-05-27 08:16: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 曹 璞

   今年4月,东风日产新一代的天籁在北京国际车展上全球首发。人们发现,天籁·公爵赫然名列其中。它昭示着新一代天籁借助“公爵”系列,在巩固中高级轿车市场地位的同时,向皇冠、奥迪、林荫大道等入门C级轿车发起新一轮挑战。

    光荣与梦想

   新一代天籁分为天籁(TEANA)和天籁·公爵(TEANA·XV)两大系列,其中天籁是主力车型(2.0L/2.5L)。而天籁·公爵则是在天籁的基础上,为消费者开发的更高端车型(2.5L/3.5L),其无论在外观设计(排气管、前脸雾灯镀铬装饰条)还是在内饰配置方面(顶级BOSE5.1ch环绕音响系统和超大型双层全景天窗等),在天籁的基础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更高等级的汽车生活享受。

   对现如今的许多中高层消费群来说,选择一部车的同时也是在解读它的历史。NISSAN历代旗舰一直都有被日本皇家作为御用轿车的光荣历史,自上世纪60年代投产第一款CEDRIC(公爵)开始,日产便拉开了其生产高档汽车品牌的序幕。很快日产便以其精湛的技术和前瞻的设计,征服了苛刻的皇家标准,更征服了全球高级车消费者,缔造了卓越、尊贵、优雅的品牌传奇。

   1972年,NISSAN公司向中国出口第一部公爵(CEDRIC)轿车,公爵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仍然是兼顾科技与品质、不可多得的豪华车品牌。2004年,随着国人耳熟能详的CEFIRO(风度)和CEDRIC(公爵)车型逐步淡出中国市场,TEANA正式投放中国,取名为天籁。

   传承是对公爵品质和品位的信赖,也是对历史积淀与美妙记忆的认可。有鉴于此,东风日产决定在新一代天籁面世之际,正式实施天籁、天籁·公爵两大系列(天籁2.0L/2.5L;天籁·公爵2.5L/3.5L)。公爵品牌的复苏必将唤醒消费者对日产高级轿车的美好回忆。

    传承与超越

   新一代天籁是对“天籁”品牌的传承,更将NISSAN品牌高级轿车品牌的三大DNA(“驾乘合一,不断超越”、“领先技术,创新设计”、“时代前瞻,豪华装备”)一脉相承,树立了全球中高级轿车的新高度。

   D平台是日产汽车公司汇聚全球顶尖技术、历时4年精心打造的高级轿车平台,在这一平台上,诞生了ALTIMA、MAXIMA、MURANO等世界名车,新一代天籁也因此获得了在平台技术上超越同级别竞争车型的资本。在D平台的基础上,研发团队使得新一代天籁真正成为一款既有全球技术高度、又有浓郁中国韵味的“C派”(Chi?鄄naStyle)中高级轿车。

   为了实现一流的驾乘舒适感,新一代天籁的研发团队在静音性能和减震性能两个方大胆运用大量新技术,使得新一代天籁的噪音隔绝水平达到了豪华轿车的水平。

   为了确保一流的操控性能,新一代天籁通过“第四代VQ发动机+CVT智能无级变速系统+TOPS随速感应智能转向系统”的铂金组合,实现了良好的燃油经济性。

    以日产独创的“SAFETYSHIELD安全屏障”理念为指导,新一代天籁运用最新的汽车安全技术,在“信息安全”、“操控安全”和“冲击安全”方面建立了三重安全体系,为驾乘者和行人提供了最强大的安全保护。它采用日产独有的Zonebody区域车身结构设计,并大量采用高强度钢,构建了“钢筋铁骨”的UHSS超高刚性车身。特别是980Mpa超强钢,在同级别车型中还是第一次使用。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天籁的刹车片采用了日产专利技术的HighμPAD超高摩擦力材料,不仅可以大幅提高摩擦力,同时还有效降低热衰减效应,配合ABS+EBD+BA系统,整体制动性能表现优异。

   由此可见,新一代天籁不仅超越了上一代产品,而且在技术和配置上全面超越了同级的竞争对手。

   “天籁”、“天籁·公爵”双剑合璧,集中体现了东风日产市场战略的调整———通过两大系列三种排量的划分。新一代天籁不仅整合了旗下中高级汽车品牌,也完成了对市场的细分工作。另一方面,凭借“技术日产”的研发实力,新一代天籁在全新D平台上实现了人性化与高科技的有机结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已经突破欧系车与日系车的固有界限,既有优良的操控性能,又有安静舒适的车内空间,既有大气沉稳的外形,又有豪华精致的内饰与配置,是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真正需求为目标而倾力打造的产品。《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