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增版内容>>

解放第六代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08-05-13 06:5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重卡领袖产品走向规模化

解放第六代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本报记者  赵 伟

   在国Ⅲ法规即将全面实施,燃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市场环境下,北京车展商用车展区成为国内主流商用车厂商展现国Ⅲ技术储备,谋求国Ⅲ市场先机的重要平台,国内外主流卡车品牌竞相展示新技术、新车型。

   作为中国自主商用车的代表品牌,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汽解放J6能否从较少车型的突破转向规模化的全面成熟?答案在北京车展期间举行的“解放J6重卡平台拓展产品发布仪式”上揭晓:以徐建一总经理、赵方宽书记为首的一汽集团公司经营管理团队,为解放J6P搅拌车、J6M6×2载货车、J6M8×4载货车3种J6平台拓展产品揭幕。人们从中看到,以J6国Ⅲ重卡平台为主体,涵盖牵引车、载货车、专用车等系列整车以及国Ⅲ、国Ⅳ发动机、车桥等总成产品,荟萃众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使一汽解放呈现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态势。

    解放第六代寿命超过欧洲标准

   一汽解放公司总经理王立志介绍说,解放J6P搅拌车整车寿命已经超过欧洲80万公里的指标,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及安全性指标均已达到欧洲先进水平。

   该车采用了低重心的V杆平衡悬架,底盘后桥处距地面仅仅110厘米,低于同类产品4~10厘米,成为国内重心最低的底盘;同时,国内最宽的865车架,保证了整车行驶的稳定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翻车的概率。8+8+5三层500L材料高强度钢板等宽车架、上翼面无铆钉、重点部位Z字梁结构等设计,承载能力超强,便于改装厂改装。

   变速箱采用美国伊顿技术的全同步变速器,一脚油门即可换挡,大幅度减低驾驶员疲劳。该车还匹配了低位全功率取力器,输出扭矩800~1000牛·米,设计最大可改装12~14立方米搅拌车,成为极具竞争实力的进口搅拌车替代产品。

    另外两款J6产品J6M8×4载货车和6×2载货车,是针对计重收费法规环境与高速公路物流市场量身订制的高端载货车新品。

   解放J6M采用2250毫米宽度J6驾驶室,功率覆盖133~222千瓦,整车寿命达到70万公里。J6M驾驶室通过了世界上最严格的欧洲ECER29法规认证,创立了国产重卡在安全性方面的最高标准。同时,J6M所采用的道依茨发动机、少片簧悬架结构、270高强度钢板车架等先进技术,使整车较之竞争对手具有轻量化优势,207千瓦8x4底盘自重仅9.5吨,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通过优化动力总成匹配,整车设计最高时速105公里,充分满足了用户追求高速高效的需求。

   在动力总成的装备上,J6M所采用的道依茨6升、7升发动机,在7月1日后的国Ⅲ排放法规,以及2010年实施国Ⅳ排放的趋势下,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道依茨动力作为欧洲主流重卡的配装产品,享有世界级的美誉和强大、完备的服务保障。通过装备道依茨发动机等国际先进的总成,解放卡车的国际竞争实力将进一步提升。

    国Ⅲ技术储备已全面到位

   除道依茨大柴动力产品之外,一汽解放还展出了数台各具技术特色,富有创新意义的自主国Ⅲ、国IV动力产品。其中包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控共轨柴油机、国内最大排量的13升CA6DN柴油机、环保性更佳的天然气发动机等。依托强大的自主发展体系,一汽解放将国际先进的卡车设计理念及研发手段与中国国情充分结合,将自主研发优势迅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的检验与反馈中,众多自主科技成果获得持续优化。

   解放J6重卡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从单一品种向多平台、宽系列的成功拓展,充分体现了解放自主体系快速反应市场需求、预见性满足客户需求的强大实力。伴随着本次拓展产品的发布,解放J6平台已构建起覆盖133~340千瓦,涵盖牵引、工程、载货、改装车型的多元化、定制化产品格局。

   遵循“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的研发原则和良好、充足的技术储备,解放已经做好向客户批量提供国Ⅲ产品及备品服务的一切准备。针对国Ⅲ时代的新一轮竞争,解放J6、J5平台将充分利用自主研发所带来的模块化、平台化技术优势,实现零部件及重要总成向通用化、系列化发展,在全面优化、提升产品实力的同时,减低运营成本。

   与一汽解放J6的宏大气势相对应,今年第一季度,解放准重型、重型卡车销售47891辆,同比增长55.9%,其增长幅度和销量稳居行业首位。其中,今年3月解放单月销售2.76万辆,更是创造了国内卡车单月销售的新纪录,充分展现了技术领先所带来的强势市场竞争力。

   基于“品牌国际化”的发展愿景,依托解放J6等具有世界级水平的自主产品,一汽集团将全力打造解放品牌的国际竞争能力,逐步实现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伴随着自主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和海外市场的成功拓展,解放品牌将完成从中国品牌向世界名牌的跨越。《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