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辽宁省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建之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立足新起点、扛起新使命、展现新作为,认真贯彻总局、省局工作部署和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精神,以“两不、一心、十行动”为统领,全面推进,成果显著。
回顾2019年
加强消费环境建设。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关于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消费维权联席会议制度正式形成,消费维权社会共治格局初具规模。
推进放心消费创建。以放心消费示范店、示范街(景)区为载体,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新认定放心消费示范店31家,全市已达161家,新认定示范街(景)区12处,全市已达36处,为放心消费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加大消费维权宣传力度。组织消费者权益日系列宣传活动,走进“12345市民热线”直播间与消费者面对面,发布消费维权热点、打假维权典型案例、消费提示警示,震慑违法行为,倡导理性消费,促进维权意识能力双提升。
全面开展产品抽检。按照“两不、一心、十行动”活动要求,对218家单位涉及的纺织服装、儿童用品、化肥、农用地膜、成品油、商品煤、车用汽柴油、烟花爆竹、车用尿素、节水器具、电线电缆、消防水带、电动自行车等24类产品进行1028批次抽样检验,移交后处理案件69件,涉及162批次产品,及时公开抽检结果,通报产品信息,做到信息共享、源头治理。
全面开展专项整治。按照上级部署和“两不一心”活动要求,针对消费投诉热点,对流通领域产品和服务进行了“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等15项专项整治,对烟花爆竹和电动自行车销售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查办质量违法案件189件;加大节假日消费集中节点的检查督导力度,抽检与专项整治督导相结合,以专项整治促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全面守护质量安全。
重拳出击整治海鲜市场乱象。整治调包宰称、螃蟹过度捆绑,召开全市海鲜市场整治工作会,对集贸市场督导检查暗访50余次,螃蟹过度捆绑现象得到有效治理,有利维护大连海鲜品牌形象。
率先推行先行赔付制度。印发《关于推行集贸市场先行赔付制度的指导意见》,组织召开试点推广现场会,先行赔付模式逐渐铺开,制度建设初见成效。
持续开展置换现场燃气灶具质量专项整治。出动执法人员382人次,检查施工现场销售点420处次,取缔冒用天然气置换中心名义经营户3户,组织抽检燃气灶具40批次,助力天然气入连工程顺利推进。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组织15次督查检查,取缔散煤销售网点55户,坚持十一个到位,100%完成2019年整治任务。
深入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食品安全建设年工作。印发《市级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组成19个督查组排查整治问题隐患3602个(次),开展基层市场监管机构明察暗访服务,群众满意度调查三项创建指标均达标。
开展食品安全质量提升行动。加强乳制品、肉制品、生产过程管理及小作坊规范管理,强化农村食品安全、校园食品安全建设,推出“三化两制一通报”新举措,学生餐“样板间”探营活动得到总局认可,高考食品安全保障被央视报道。“净网明厨、封签送达”行动获“2019餐饮安全治理举措创新奖。
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开展“你点我检”抽检调查,立案377件,圆满完成达沃斯等6项大型活动食品安全保障,成功举办2019年大连市食品安全事故(Ⅲ级)应急演练
强化药械监管。全覆盖检查疫苗生产、配送企业和211家疫苗接种点,批签发疫苗647余万支。深入开展医疗器械“清网”行动,查办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案件557件,全国系统会作经验介绍。
探索智慧监管。推进“三医联动”医药信息共享监管系统及智慧药房项目建设,荣获全国2019年智慧监管创新大会第一名。
狠抓特种设备和质量安全。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158份,为10258台出租车办理车用气瓶使用登记;出租车车用气瓶“黑改白”问题基本解决;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车用燃油、儿童和学生用品、银发产品等整治行动,抽检工业产品47种(类)1022批次,风险监测23种(类)700批次。
整合“五条服务热线”。实现12315、8890双线并行运行,全系统受理投诉33534件,受理举报6383件,按时办结率100%。
2019年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的以“不让消费者吃亏,不热消费者生气,打造放心消费城市”为主要内容的“两不、一心,十行动”获评市直机关第八批“惠民亲商 服务至上”“最佳服务品牌”奖。
展望2020年
以“两不一心”活动为统领,坚持打建结合标本兼治,构建安全放心市场消费环境。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提高工作站位,狠抓安全监管,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方针,发挥消费引领作用,为发展消费拉动型经济奠定基础、拓展空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要突出食品安全监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市场监管第一位重要政治任务,摆在市场监管“四大安全”首要位置。
要继续开展食品安全建设年活动。健全责任链、监管链、执法链,强化食品全过程、全流程、全链条监管,推动形成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合力。
要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五大行动”守护校园食品安全、治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提升餐饮质量安全、婴提升幼儿配方乳粉质量、清理整治保健食品行业。
要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创建“五大活动”推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餐饮质量安全示范街和示范店创建、小作坊规范化管理示范店创建、保健食品诚信经营示范店创建,全面完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省级评价验收准备。
要夯实食品安全监管根基。坚持问题导向,推进热点问题、重点品种、关键部位食品安全监管,完成市本级8000批次抽检任务,开展“净网明厨、封签送达”行动,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保持严打高压态势。
要突出药品、医疗器械及化妆品监管。加强对零售企业和使用环节药品监管,深入开展药品专项整治,开展医疗器械专项检查,构建化妆品网络监管长效机制。推进“三医联动”医药信息共享监管系统及智慧药房项目建设。严厉打击销售假药等违法犯罪行为。
要突出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注重发挥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主体作用、技术机构支撑作用、社会监督作用,推动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纳入企业安全生产双预防体系。开展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推广电梯“保险+服务”模式,保险覆盖率力争达到50%以上。
要聚焦儿童、家居用品质量安全。专项守护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推进“护春耕、保质量”专项整治,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
要突出抓好消费维权放心消费创建。创建示范店200家,示范街50处,助推城市夜经济繁荣发展。
要关注消费欺诈等消费痛点堵点问题。加大消费维权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违法行为,净化生产源头和流通网络。
要进一步畅通消费维权渠道。推进12315平台与8890整合,扎实做好投诉举报处置,积极发挥消协组织作用。(供稿:辽宁省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