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时期,针对农贸市场人流量大、人员密集、容易发生疫情传播的特点,柳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农贸市场作为防控工作的重点目标,严格实施“七措施”,把农贸市场的疫情防控抓细抓实抓落实,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途径,最大程度减少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截止目前,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5.77万人次,对全市157个农贸市场进行全覆盖检查,已累计检查农贸市场2448家次、销售摊位2.3万个,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稳定,保障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
强化农贸市场新冠肺炎防控宣传。充分利用市场电子显示屏、广播、公示栏等设施,以公益广告、语音广播、张贴海报等多种宣传形式,同时设置志愿者岗位,通过志愿者现场向广大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防范措施、物价信息、食品安全注意事项,做好政策措施宣传解读。
强化入场扫码、测温、戴口罩防控措施。在确保消防安全等前提下减少出入口,一般规模的农贸市场只设一至两个出入口,大型农贸市场在保证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增设出入口,避免出现人流拥堵聚集。协调解决农贸市场配备体温监测设备缺口问题,督促农贸市场配备专人对入场人员进行体温监测,检查是否佩戴口罩,落实在公共场所扫码出入要求,有效规范农贸市场进出秩序。
强化场内从业人员排查管理。市场管理者全面排查内部从业人员信息,逐一登记、建立台账,对来自或途经疫情较重区域的人员实行重点追踪,督促其居家隔离观察不少于14 天。市场管理者佩戴袖章加强场内巡查,形成场内管理者、经营者、消费者佩戴口罩常态化管理,强化场内从业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推进市场内清洁消毒日常化、制度化。各市场配备专职消毒员或委托专业消杀公司做好市场卫生清洁、消毒工作,坚持“一日一清洁、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的防控措施,对市场内卫生间、垃圾桶、公平秤、电梯、门把手等公共区域、公共设施开展两次以上全面清洁消毒。同时,还协同市卫生健康委、市电视台对消毒员进行专业培训,使之掌握环境卫生管理和清洁消毒技术方法,规范操作。
加强活禽交易管理,禁止野生动物交易。要求农贸市场进一步健全入场活禽销售者档案,入场活禽及禽肉要挂牌经营,标明活禽及禽肉生产地、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等内容;对采购、销售活禽及禽肉的食品经营者,要具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不得存在采购销售来源不明、无法提供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活禽及禽肉产品的行为。督促活禽经营户戴口罩、勤洗手,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禁止一切形式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交易行为。
加强熟食销售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特别是熟食的监管,要求场内熟食销售落实三证(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健康证明)、三防(防蝇、防尘、防鼠)、三戴(戴口罩、戴手套、戴帽子),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监管模式。
落实专人驻场值守。为确保各项疫情防控落实到位,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安排专人专班,制作每日排班表,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领导,确保每个农贸市场每天都有人驻场值守,督促市场主办方切实落实主体责任。(来源:柳州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