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2月21日消息(记者夏震宇)2月21日上午9时,天津大港海事局通过视频会议方式,组织专家及代表网上远程审查施工作业通航安全保障方案,这也是天津辖区首次开展通航安全方案远程评审。
大港港区建材码头是大港港区唯一实现口岸开放的散杂货码头,随着船舶大型化趋势,码头等级已不能满足运营需求,急需升级改造。同时该泊位服务于天津某科技公司出口需求,该公司产品全部使用船舶运输出口。工程如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期施工,将严重影响港区外贸货物出运,公司外贸订单也将存在重大违约风险。针对港区发展迫切需求,大港海事局急企业之所急,提前介入,主动服务,指导施工单位修改完善通航安全保障方案。
大港海事局创新工作方式,把专家技术评审现场集中会改为网上远程技术评审,组织引航、航海、海事等方面的5名专家及10余名单位代表,通过视频会议方式,从安全施工、船舶交通组织、应急保障等多个角度科学审查施工作业通航安全保障方案针对性、合理性,集体审议通过了《天津港大港港区建材码头升级改造工程通航安全保障方案》专家技术评审意见。保障方案顺利通过专家技术评审后,工程施工作业负责人谢经理连连感叹:“原本预留了半个月时间通过评审,现在只用了两天!太出乎我们意料了,项目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真帮了我们大忙了。”
疫情来临,交通运输领域工程受到较大冲击,大港港区中石化LNG二期工程、渤化液体化工码头工程等大批国家、天津市重点工程项目进度受到影响。大港海事局局长祝剑介绍说,结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大港海事局严格落实行政审批、重点物资运输、港口重点工程开工建设等方面便利措施及海事保障,开通重点货物运输绿色通道,防控期间所有手续全部“网上不见面开展”,每个重点工程均指定专人“定制式”服务指导,进一步压缩业务办理时限,全力保障企业复产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