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民生热点>>

中消协发布《“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2019-11-22 22:06:11 中国市场监管报

本报讯(记者 喻山澜)这个“双11”你玩得嗨吗?也许,有人嗨,有人不嗨。11月2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认同这一情况的存在。

报告指出,“双11”跳跃式增长的销售数字背后,不乏消费者对“双11”大促的“吐槽”。为切实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了解“双11”消费者意见建议,聚焦消费体验短板,完善纠纷解决机制,中消协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11月1日至15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

15天的监测期内,共收集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约791万条,其中负面信息约66万条,日均负面信息4.4万条。整个监测期内,负面信息呈现“倒V”形,11月11日信息量陡增,并于11月12日达到高峰,为13.2万条。在信息传播渠道上,“双11”的负面信息传播以微博为主要渠道,信息量49万条。

监测期内,负面信息中涉及快递、售后服务、预售规则、促销宣传、产品质量、价格和信息骚扰等方面问题的较多。其中快递、售后服务、预售规则和促销宣传方面的负面信息量均超过10万条,分别为19.7万条、16.7万条、15.6万条和13.8万条;产品质量负面信息量5.7万条;价格负面信息量4.3万条;信息骚扰负面信息量1.9万条。

监测期内,快递负面信息量在11月12日达到高峰,为6.4万条,起因是“快递车起火事件”。同时,与该事件相关信息在监测期内有12.4万条。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