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质量新闻网餐饮资讯!
当前位置> 餐饮资讯>>行业观察>>

无糖型餐桌甜味料每100克含糖量应不高于0.5克 蔗糖替代品生产研发有了规范

2024-01-10 14:24:16 消费日报

本报讯 (记者 闫 利) 近年来,在冲饮调味、烘焙甜点、家庭烹饪等场景中,各种替代糖口感的甜味剂备受消费者青睐,零卡路里的餐桌甜味料市场也迎来发展新机遇。日前,记者从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获悉,由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组织编制的《餐桌甜味料》(T/CFAA 0007—2023)团体标准已于去年12月18日发布实施,将进一步促进我国餐桌甜味料产业良性发展。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相关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餐桌甜味料在国际市场上是非常成熟的产品,近年来也在我国市场上大量涌现。目前,我国关于餐桌甜味料的法规标准还不完善,此次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发布响应国家营养健康政策号召,将为降低膳食中添加糖的解决方案提供坚实的食品安全保障。

团体标准明确,餐桌甜味料用于饮食调味,以提供甜味的食品原料和/或食品添加剂甜味剂等为主要呈味成分,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而制得的,用于全部或部分替代糖的食品。“糖”系指食品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餐桌甜味料按糖含量分为无糖型、低糖型和普通型,其中,每100克或每100毫升含糖量不高于0.5克或0.5毫升为无糖型。以提供甜味为目的的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剂甜味剂等进行产品命名时,应在食品标签上标示该呈味成分的添加量(按原始配料计算),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可在说明书或合同中注明上述添加量。

此外,记者注意到,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餐桌甜味料的食品分类号为11.04,麦芽糖醇、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甜菊糖苷、爱德万甜等甜味剂均可在餐桌甜味料中使用。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提出‘倡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提倡城市高糖摄入人群减少食用含蔗糖饮料和甜食,选择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替代蔗糖生产的饮料和食品’。作为糖的全部或部分替代品,餐桌甜味料是降低添加糖摄入量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有力支持我国‘三减’政策中的减糖工作。”上述相关人员表示,此次发布的团体标准不仅明确了餐桌甜味料的术语和定义,还对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作出详细规定,适用于餐桌甜味料的生产、检验和销售,既为蔗糖替代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规范指导,也为食品行业和消费者提供代替蔗糖的安全健康的甜味料提供指引,进一步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团体标准的发布为餐桌甜味料的生产、销售和消费提供了明确的依据,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引导企业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同时,标准的发布将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

谈及未来餐桌甜味料产业的发展趋势时,林先平表示,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餐桌甜味料将更加注重健康属性,如低糖、低热量等,倾向于使用天然原料,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同时,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餐桌甜味料企业将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消费者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的产品和服务,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未来,政府机构和社会公众对餐桌甜味料的监管将会更加严格,餐桌甜味料生产企业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不断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美味的需求。”林先平说。

(责任编辑:陆明)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