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吉利新帝豪车主调查分析报告

2015-08-06 15:08:22 中国质量新闻网
    性价比被肯定质量细节待提升

   吉利新帝豪车主调查分析报告

    《品质汽车》编辑部

    1车主

    近8成首次购车

   作为经典帝豪的中期改款,新帝豪上市于去年7月,考虑到车主对动力的多样需求,新帝豪除了延续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外,又增配1.3T涡轮增压发动机,共推13款车型。基于此前经典帝豪积累的口碑及6.98万~10.08万元的价格,新帝豪对年轻消费群体产生了较大吸引力。参与此次调查的车主中,39岁以下的车主占近9成(89.22%),且近8成(79.41%)为第一次购车。

   到本次调查截止时,新帝豪上市尽管不足8个月,但入手6个月以上的车主已占到了17.65%;购车3~6个月的占比最大,为47.06%。与之相关的行驶里程方面,1000~5000公里的占比最大(52.94%);其次为5000~10000公里的29.41%。

    2舒适性

    空间、座椅受好评  受异响拖累

   空间方面,新帝豪和老款一致,属于同级主流水平,日常使用完全足够。据车主反映,将座椅调为正常位置,身高175cm的用车者,前排头部有1拳2指距离,后排头部1拳,后排腿部也有2拳。而且无论两厢还是三厢,均支持后排座椅4/6放倒,因而整体储物空间宽敞够用。新帝豪座椅采用了更为精致、时尚的设计,整体相比老款更宽大,包裹性也有明显提升,乘坐舒适性改善明显。在体现舒适度的空调、座椅、驾乘空间及音响4个方面,空间和座椅的好评率分别高达62.75%和57.84%,且有23.53%的车主对以上4项都满意。另外,认为有新车异味的车主也仅占两成多。

   遗憾的是,新帝豪在异响一项交了不理想的答卷,参与调查的102位车主中,有37位反映车辆有不同程度的异响,涉及到诸多位置,比如中控、刹车、倒挡、发动机、转向、车门、A柱等。因而,在舒适度总评中,只有41.18%的车主给予了好评,其余则认为一般。

    3养车

    油耗偏高

    次均保养多在400元内

   参与此次调查的车辆有1.5L和1.3T两种,搭载的变速箱分为5挡、6挡手动及CVT无级变速箱,所有车辆均使用93#(北京92#)汽油。调查结果显示,超8成(82.35%)车辆百公里油耗为8~10L,11.76%为10~12L。结合排量和油耗,35.29%的车主将油耗列为自己“最不满意的”项目,有车主称,厂家公布的5.7L油耗只是一个神话。

   维修保养方面,只有5.88%的车辆哪都去,其余均选择4S店。次均保养花费上,400元以内的占了82.35%,其余则在400~600元。针对这项支出,只有两成多车主认为便宜或很便宜,认为高的占了11.76%,其余觉得中规中矩。

    4可靠性

    质量细节问题多发 获三星半认可

   102辆车中,有39辆已经出现非人为因素故障或质量问题,选择送检的近4成。质量问题涉及范围较广,既有发动机、转向、传动及刹车系统,又有车身外部、电子设备、车内部及内饰等,其中以异响问题为多(见舒适性板块所述),其次涉及较多的还有车漆薄、车体容易生锈、变速箱故障灯亮、发动机抖动、倒挡难挂等(汽车质量网近期接到的有关新帝豪的49例投诉也大体反映了以上问题)。因此,在调查中有车主吐槽称,帝豪虽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总是免不了这样那样一些烦心的小毛病。

   从首次故障里程来看,新帝豪也存在短期可靠性有待提升的问题。调查显示,500公里以内及500~1000公里出故障的车辆分别占到了25.64%和20.51%,几近出故障车辆的一半。所以,综合以上表现,在“可靠性总评”一项,给予新帝豪“好”和“非常好”评价的车主只有不到六成。

    5结论

    外形、性价比获赞

    质量待改进

   相比经典帝豪,新帝豪在外形上进行了调整,前脸采用盾形设计并配以全新LOGO,前大灯组采用熏黑处理,并在灯内加入了S型灯带,点亮后辨析度很高,前格栅条辐被简化,前保险杠更有线条感。为了营造运动感,两厢车还在保险杠上模拟了双边排气口造型。所以,相比“成熟”的老款,新款时尚的气息很受年轻消费主力喜欢。

   新帝豪另一被广泛认可的则是其较高的性价比。新款帝豪增加了1.3T动力,配置上除了倒车雷达、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定速巡航之外,第二代G-Netlink智能车载终端系统以及7英寸娱乐大屏、Mirror-link手机映射功能、胎压监测、侧气帘等也出现在了部分车型上。这么丰富的配置,其售价高配也只有10.08万元。用车主的话说,这么多配置可以媲美十七八万的合资车了。

   虽然很多消费者购车时最看重性价比,但综合来看,由于新帝豪还存在质量可靠性方面的问题,所以暂不向消费者推荐。

    《产品可靠性报告》2015年4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