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宁
如今提到国产马自达,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一汽马自达和长安马自达两个合资企业。其实,海南马自达才是国内第一家与日本马自达合资生产的企业,这个时间可以回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不过,虽然与马自达的合作让海南汽车制造厂在短短几年生产了多款车型,但由于海南汽车制造厂当时并未取得国家颁发的汽车生产许可证,其产品只能在海南省内流通,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知名度和品牌建设。
随后,由于和马自达的合作无法进行下去,本是合资企业的海南马自达只能被迫转型为“海马”——以自主品牌身份存在于市场。受品牌认知、设计风格等因素影响,转型后的海马发展并不顺利。好在,海马还是从与马自达的合作中学到了一些,摸索一段时间后推出的福美来、海福星等车型也有一定市场。显然,在越来越多选择的市场,不断推出新车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海马M3诞生的大环境。
2012年底的广州车展上,海马汽车推出了一款代号为V30的紧凑级轿车,第二年的上海车展上,这款被命名为“M3”的轿车正式上市。M3是海马郑州工厂生产的第一款紧凑级轿车,也是海马汽车第二波新品的排头兵。当时,这样的布局被解读为海马汽车南北全线发力冲击最热门的主流家用轿车市场的开始。
M3上市时,海福星的售价在5万~7万元,福美来在7.5万~10万元,且这两款车在其他自主品牌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的状况下已经有些力不从心,而M3 5.58万~8.58万元的定价正好弥补了“两兄弟”间的空白。
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车主们对海马M3的空间最满意,好评率达到九成以上。还有车主提到M3的外形让他们一见钟情。的确,M3虽为自主品牌车型,但并没有多少copy的影子,这款由意大利、韩国MAREUM、韩国Thirdeye等团队打造的外形多了不少原创元素,也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也有车主表示,产品序列中的CVT车型一直没有实车,很让人失望,因为虽然所在地是小城市,但道路拥堵也已经出现,自动挡还是很必要的。
由于此次调查车型为2013款M3,所以车主会有期待CVT车型的愿望,就在2014年,新款M3上市,最大的亮点就是增加了CVT车型,此时距2013款上市有7个月。理论上,这对车主是件好事,但正是因为间隔时间太短,这样的做法又让一些老车主大呼“亏了”,更有业内人士看了两款车的配置对比后表示,2014款增加CVT车型的信息并没有在最大程度上传递给消费者,而且所谓的两种车型混乱的细分命名让消费者一头雾水,海马在宣传、营销上的短板显露无疑。
如今,海马这一民族品牌在一线城市的出现率并不高,也难见其系统的宣传,车型也在低价位区间搏杀,虽然也在车展上推出过首款B级车“曜”,期待发力中高端车型市场,但由于品牌和技术等方面都还很难与外资抗争,相关车型短期内也不可能有太好的市场反应。《产品可靠性报告》2014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