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广播访谈节目中,车媒记者与汽车互联网工程师、微软大中华区汽车移动技术主管进行了有趣的对话。记者担心,汽车互联技术会让中控台的屏幕变得更大,更多,驾驶员离开前挡风视线的时间会更长。目前,日产LEAF已经有了数块大小LED屏,特斯拉S也有一大块多功能的显示屏,这让汽车的驾驶舱越来越像波音和空客。而国际上公认的安全标准是,汽车驾驶者视线离开车前方的时间不能超过2.1秒,否则危险会随时到来。但工程师们则坚信,技术会解决这一切。源于战斗机的抬头显示器HUD、自动语言识别与对话功能都已经引入汽车业,更高级的姿态捕捉技术可以识别车主的简单手势和肢体语言,这些都可以帮助车主更方便、更安全地在车内“不务正业”。然而,执著的记者们进一步怀疑危险的概率,因为人类的关注力不会因为眼睛目视前方就不发生改变,事实上,当车主的注意力集中在看不见的电脑对话,或者向车内的摄像头手舞足蹈时,即使你的眼睛在看前面,车子也会追尾,因为从你转换注意力到实施紧急制动的时间早已经超过两秒钟。于是,一项更庞大且更遥远的设想又诞生了,让所有的车都装上ITS(智能交通)设备,在危险到来前自动变线或者自动刹车,这样一来,就有了零碰撞和零伤亡的前提,这时候你在车里干什么就都是安全的。不过,如果真能这样的话,我们为什么还要自己开车出门儿呢?
可靠和安全仍在拷问科学家天马行空般的脑袋瓜儿。技术迷信者们认为,三年前你不会相信有微信;不会相信在电脑网络之外,手机也能智能;更不会相信汽车可以对话。但这一切都已经变成事实。《2012》里面那台靠主人声音启动引擎的科幻技术,已经被凯迪拉克装在量产车上,哪怕你有口音,第二次上车它也能自动识别。只要你敢想,Everythingispossible!但是传统的车媒记者却顽固地相信,既然特斯拉和比亚迪能自燃,宝马i3仍然在使用前后桥和传动轴,四个轮子和独立悬挂,那么机械和电子设备之间的干涉与冲突,就将是永恒的麻烦。比如短路、自燃,硅谷的专家甚至声称上了网的车都可以被盗取密码,当特斯拉的6位数启动密码被破解时,任何人都可以远程遥控你的车,让你的操作得到相反的结果。你想踩刹车,但车子得到的信息却是你想要加速!MyGod!
创新与安全也许是一对永远的矛盾体。但正是对这一矛盾体的不断研究和突破,我们才能有今天的这个世界。否则,现在的交通工具可能还是马车,而一小时100块,坐着汽车兜风才是城市里的旅游项目。面对车联网,我们需要的也许只是一个时间,可惜没有人会给你一个答案。于是我们仍将在纠结中等待未来,在怀疑中迎接明天。
我把手机短信和APP都传进汽车里的那块小屏幕了,可下午同事老刘要借我的车怎么办?我的病历、档案,以及个人帐户密码都被车联网云计算过了,可我怎么会知道它们飘到哪块云彩上去了,这些隐私难道不会泄露吗?即使人人都是蝙蝠侠,车联网也不能让我们高枕无忧地去生活。(文/张炤虎)
《产品可靠性报告》2014年6月刊
(责任编辑:)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