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avis
两年前,一汽-大众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咏说:“全新速腾不用太久就会成为年销量超过20万辆的畅销车型。”彼时正是全新速腾上市之时。如今,全新速腾销量近50万辆,上市八年的速腾品牌累计销量已经突破百万辆。不论是信心满满的销量预测,还是如今的领跑细分市场,速腾总能找对消费者需要的那个点。全新速腾的“质造新标准”正是契合了中国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
工业品也可以有艺术范儿
对于绝大部分消费者,汽车作为生活用品的一部分,在外形上虽不要求达到艺术品的境界,但也常以苛刻的眼光挑选坐骑。全新速腾作为一汽-大众速腾品牌的全新换代车型,在完美传承大众汽车设计语言的同时,融入简约、实用的包豪斯艺术(Bauhaus)设计风格,令其通过各部细节,散发出现代且典雅的艺术气息。
远观全新速腾,其整体保持了大众品牌独有的风格。车身侧面采用了凹面造型设计,与前后翼子板形成完整一体造型,高高的腰线勾勒出精准的身材曲线,将全新速腾大气稳重的气质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近观全新速腾,棱角分明的前大灯与宽大的前保险杠,平添了些许时尚动感;而点睛的尾部造型给全新速腾注入了动感的灵魂,从后尾灯完美的收线造型与后舱盖形成略凹的整体,到宽大的C柱与宽厚的后保险杠均彰显出动感灵魂。
可以看出,全新速腾从一个简单的代步工具上升为一个体现个人风格、价值的车界精品。毋庸置疑,全新速腾不仅是一个汽车工业的产品,更是一款周身环绕艺术韵味的工业作品。
有坚持更有倾听
对于德国人造车的严苛,中国的消费者很是青睐,而一汽-大众作为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汽车的代名词”的企业,严格遵循德国大众全球统一标准,在车型制造层面力求完美。然而,在用车需求层面,中国消费者更希望看到一款以他们需求为先设计的,更加人性化的德国车型,全新速腾或许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全新速腾系列车型装备1.4TSI、1.8TSI以及1.6L自然吸气三种发动机,使消费者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更适合的选择。其次,为适应中国消费者需求,全新速腾的车内空间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尤其是后排空间更加充裕。从数据上看,全新速腾车身长度为4644mm,较速腾增加了100mm;宽度、高度分别达到1778mm与1482mm;而轴距增加了73mm,达到了2651mm。毋庸置疑,73mm的改变使得车内空间更加宽裕,另后排乘客的乘坐更加舒适。
而谈到舒适,全新速腾的改变不仅如此,车内空间的增加使驾乘舒适性得到明显提升,而内饰装备更加便捷、实用、人性化。座椅采用和全新迈腾一样的双硬度设计,给予驾驶一个包裹性,并对驾驶员有了支撑。此外,全新速腾先进可靠的底盘悬架更赋予其舒适的驾控过程。
再安全也不为过
要做实力派,除外形、外在装备还要有真正“内涵”,而一汽-大众始终秉承德系车“以人为本”的安全内涵,力求将全新速腾从里至外打造成一个合格的安全卫士。从我们可以看到的说起,全新速腾全系标配了ESP电子稳定系统,它是惟一一款全系标配ESP的A+级车。此外,全新速腾用如电动随速助力转向、牵引力控制系统ASR、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等等,多达73项的主动安全、被动安全措施,令驾驶者的每一次行路过程成为无忧之旅。
对于安全,全新速腾不只单纯依靠高科技装备,更从制造工艺上成就了全新速腾A+级车市场领军者的地位。全新速腾采用了B级车工艺技术——热成型钢板、激光焊接等技术,并在国内首次应用、全球领先的水性无中涂工艺,且完全按照大众C级车标准进行生产检验,其品质超越同级车。全新速腾车身上,采用了超过65%的超高强度和高强度车身材料,具有极高的机械安全性,在发生撞击时,尤其在正面和侧面撞击时,可有效减少驾驶舱变形,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由此,无论装备、工艺均表现出一汽-大众对行车安全不遗余力的重视。
事实上,包括全新速腾在内的产品是一汽-大众对安全追求的物质承载,而对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教育也一直是一汽-大众的追求所在。比如近日,一汽-大众就宣布将通过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向幼儿园、妇幼保健院、一嗨租车公司及媒体单位捐赠1500套儿童安全座椅,用于儿童安全座椅的传播,提升公众意识和使用率。未来,一汽-大众还将长期支持儿童安全座椅的宣传和推广,增强公众对于儿童乘车安全的认知。
作为一汽-大众品牌第三款进入“百万辆级俱乐部”的成员,速腾品牌其以更高竞争力、更高科技含量、更高品质的产品特性引领了A+级车市场未来消费发展趋势,创造了百万辆的辉煌,并体现出一汽-大众倾力打造高品质轿车的决心和实力。如今,站在百万辆的起点上,速腾品牌将蓄势待发,以卓越的品质和优良的口碑,成为国内中级轿车市场最受关注和畅销的车型之一。
《产品可靠性报告》2014年6月刊
(责任编辑:)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