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奋起直追

2014-07-07 09:56:27 中国质量新闻网

文/马宁

   2013年,本田宣布计划2015年前拟在中国市场推出10款以上新车型和全新改款车型,其中包括两款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研发的车型,2013年6月底上市的凌派便是首款“有针对性”的本田紧凑型车。由此可见,定位低于雅阁、高于锋范的凌派肩负的重任不一般。

    在凌派之前,不要说本田有针对中国消费者设计的车型,即使引进国内生产的产品,也是已经在国外非常成熟的车型,因此其在造型、设计和动力方面几乎没有变化。这样的战略有人认为是本田不够重视中国市场,也有人认为日系本就在中国采取保守策略。不论原因如何,结果是2008年前雅阁的中级车销量霸主地位早已不复存在,本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甚至被后起之秀韩系超越。

    就这一点来说,本田显然不及大众“灵光”。大众在引进车型,甚至开发全新车型时,逐渐迎合国人对座驾诉求的不断变化,不论是对空间的重视,对外观的雕琢,还是让人“傻傻分不清楚”的家族化设计,都让中国消费者在买车时总是绕不出大众的圈子。虽然很多车型难以在德国本土找到孪生兄弟,但这足以成为大众“讨好”中国消费者的法宝,赚得盆满钵满也可以理解了。

    在国外汽车市场疲软,中国市场销量被称为“宇宙第一”的现在,以不变应万变显然已经过时。2012年,广汽本田迎来“二次腾飞”,专为中国消费者开发产品成为成功腾飞的重要支撑,彼时广汽本田在紧凑型车市场还是一片空白,凌派的出现势在必行,而且中国由此成为继日本本土、欧洲、美洲之后本田的第四个开发重心。

    在开发凌派时有一个小故事,开发团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调研时,上海豫园里一面龙墙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于是本田开发团队将大家感知到的“大气”和“霸气”融入到凌派的外形设计中,让整车看起来更具中国元素。本田此次在中国的战略转变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据本田的官方数据,今年1月本田在华销量同比增加33.6%,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均实现3成以上同比增幅。以凌派为例,上市1个月后,销量突破1.5万辆,这样的成绩在日系车中并不多见。2014年1月,凌派成为广汽本田最畅销车型,销量16513辆。这也印证了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郁俊的表态:“未来几年广汽本田将实现超过大盘的高速增长,这其中以凌派为代表的全新车型,将是销量扩张的关键核心。”

    从前期的宣传中不难看出,凌派的销量直指朗逸、宝来、轩逸、卡罗拉等车型,而在这个竞争白热化的市场,这些竞争对手都已划分好了自己的地盘,并试图通过不断的改进分食对手的市场,这对于凌派来说是一种挑战,也倒逼其从研发开始就不能有一点放松。因为即使凌派补上了广汽本田缺少紧凑型车的短板,如果年销量在10万辆以内,也算不上成功,更不能为扭转本田在华销量疲软的态势尽一份力。

    好在,凌派并没有让本田和广本失望,上市半年就成为广本的顶梁柱表明它的产品力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这也传递给广本及其他厂家一个积极的信号,现在的新兴消费者更具理性思维,只要产品给力,符合其购车诉求,他们就会给出积极的回应。《产品可靠性报告》2014年3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