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炤虎
买好票,打好包,带上妻小回家去,这是对幸福的一种传统诠释。其实,你还可以加好油,洗好车,远远地出去玩儿一趟。刚跑汽车的时候,有位记者对我说:“我们家离单位近,不用买车”。现在他也有车了。而今,没有多少人再把车当作一种纯粹交通工具,汽车是一种生活,车里是温暖的,车外是自由的。2014,你的汽车生活怎么过?
我把各个网站有关2013年的汽车新闻TOP10梳理了一下,感觉真正能影响到2014年的因素无外乎:政策、能源、环境和企业竞争关系的进退。下面的预测仅为个人判断,如有应验纯属偶然——
一、三包不如召回动静大
这个判断基于三包法规是部门行政法规,其法律执行的参考价值非常高,但本身的强制力和约束力比较有限。另一方面,企业对个案的预防,对三包的研究的确搞的比较到位,以至于目前的三包第一案隐患,要么被4S店消弭于无形,要么因群体事件的爆发而直接上升到召回层面。我原来估计年初会有第一案,现在看恐怕3.15更有可能。但召回的动静却越来越大了,大众、丰田的召回数量去年都不小,大批自主品牌也加入了召回行列。今年,新消法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落下,举证责任反置令企业背生凉汗,此变数也可能成为今年产生新闻的重点。
二、限购限行继续蔓延
天津的突然袭击式限行令人大吃一惊,不出意外的话,在霾锁中华的压力下,人们对蓝天的渴望将超过对享受出行的欲望,限购限行可能会继续蔓延。尽管部门机构的初步调查证明汽车的排放影响被夸大了。但在没有进一步结果出来之前,政策制定者和被制约者都无法松一口气。
三、小型SUV最火
昂科拉、翼搏这种车今年会更多,大众的小车利器将量产,广本的第一款紧凑型SUV、雷克萨斯的低端SUV都将在今年亮相。现在的年轻一代对精致、运动的追求是之前所没有的。几年前,我还在写如何分析80后的购车心理和需求特点,现在就要研究90后了,真是岁月不饶人也不饶车啊。
四、收购海外新能源品牌失败
万向集团以前就有过海外并购的计划,但成功比例不高,此次收购美国菲斯科,中国人最上心,但结果我最不看好。说句实话,弯道超车这条路其实已经走不通了,电动车的发展在去年接连几次自燃事件后被泼了一大瓢冷水,近几年难有突破性发展。中国企业最需要的不是新能源技术,这些东西可以买也可以自己搞。像特斯拉那样的成长模式和创新意识才是我们最欠缺的,收购海外品牌不如引进海外人才,反正现在海归和洋大脑的价钱已经落了。
再算算的话,像现代汽车挤入前三强的可能性,大众中国神车的未来发展也都有的说,不过涉及到的面并不广,就不提了。消费者拥有最好的座驾,厂商拥有更好的未来,这种预测想必谁都不会说No了吧。《产品可靠性报告》2014年2月刊
(责任编辑:)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