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月,你交了几份年终总结?
《品质汽车》杂志和中国汽车质量网联合主办的中国汽车品质总评榜即将迎来他的第四个年头。记得曾听一位车界的老公关讲,汽车这个活儿不好干,因为产业链太长:上游有零部件,再往上还有钢铁、玻璃、橡胶;下游有营销、维修、服务,再往下甚至涉及文化艺术、宣传媒介、体育赛事等诸多领域。再看站在中间的这台车,有一两万个零部件,凝聚着机械、电子、化工、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等诸多行业的高精尖知识。在中国,汽车在GDP增长中能影响一到三个百分点,就业总人口接近一个亿,说每辆车养活十几个人绝不夸张。正因为如此,一点小的问题都有可能牵动整个产业链条。
一颗镙钉坏了一只马蹄,一只马蹄瘸了一匹战马,一匹瘸马摔了一位将军,一位将军输了整场战争。西太平洋的蝴蝶完美地舞动了一次翅膀,大洋彼岸刮起了一场飓风。这些老掉牙的故事在汽车界却一再地被上演,而这其中,一两起质量召回事件,或者一两次有惊无险的汽车安全事故,都有可能让汽车企业陷入一场始料未及的公关危机。但是对品质、口碑长久的关注,对可靠性和安全性执著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加上对客户和市场敏感且及时的回应,也都有可能迅速平息风暴,让事情重归理性的轨道。不会让彼此的谩骂攻击,演变成举锤猛砸、拴驴上街、拉起横幅,甚至上台扔鞋的剧情。2013年,一切皆如是。
1月8日,走上舞台领走中国汽车品质总评榜奖项的企业和个人,无疑是这一年中,在可靠性和品质口碑方面最让消费者满意的佼佼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获得奖项的就是失败者。事实证明,即使今年在中国汽车质量网接到过比较多投诉的车型,也有着不可掩饰的优点,甚至可以说某些车型还是非常优秀的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早期出现的设计缺陷和生产制造上的瑕疵,那些还缺乏经验的销售、维修人员,都会发生正向的改变。从另一个角度讲,消费者的使用保养习惯,对新车的熟悉和了解也在加深,这会导致他们对一个车型态度的改变。
需要提醒的是,汽车企业在研发产品和做市场推广的时候,不要再抱着一款车吃遍天下,一着棋赢下全局的幻想。在激烈竞争中,任何缺乏定力的短视举动都有可能欲速不达。新技术的超前使用、对商品功能性的过分渲染,到底是在为自己种金子,还是在为自己埋地雷,要慎而又慎。当年宝马对罗孚的收购,源于它想超越豪华车这个定位,结果是上千亿欧元的亏损;铃木对大型车的试水,源于它不想只造小车的困惑,结果是打回原型的现实。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思不出位,守住本分,看似过于保守,但纵观全年车市,凡是对风险度把控到位的企业,都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赢得本就倾心于该品牌的消费人群。
在消费口碑、可靠好车的评价标准面前,只有暂时的领先者,没有永远的失败者。《产品可靠性报告》2014年1月刊
(责任编辑:)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