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做好产品是首位

2014-06-06 11:11:14 中国质量新闻网
  做好产品是首位

  专访长安汽车市场部部长、长安汽车新闻发言人 谭本宏

  文/马宁

  “如果我们实现2020年的规划,长安有可能成为仅次于上汽的的中国第二大汽车制造企业。”长安汽车董事、总裁张宝林说。长安的目标是力争在2020年前达到500万~550万辆的规模,其中60%~70%是自主产品的规划。而目前,长安汽车主要的盈利来源是合资板块——长安福特。长安汽车的信心何来?在对长安汽车市场部部长、长安汽车新闻发言人谭本宏的专访中,“做好产品品质是首位,更是提升品牌力的关键”应该是个有力的答案
  “第一撞”的背后

  “长安汽车整车碰撞安全核心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在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留下三个‘第一撞’”。

  《品质汽车》:近几年,长安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4%~5%,持续的巨大投入在产品质量或整车品质提升方面有哪些具体体现?

  谭本宏:过去,在我们相对薄弱的一些领域,比如动力总成领域,只有合资企业品牌才可以使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等等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了中国品牌,并且动力的参数水平也不亚于同级别合资产品。长安汽车整车碰撞安全核心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在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留下三个“第一撞”。同时,长安汽车NVH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超越了同级别合资品牌轿车的水平。长安逸动怠速噪声仅38.5分贝,整车操纵稳定性、行驶性上也居于国内领先,这些都是长安汽车整车品质的提升。

  为了证实长安汽车的产品力,公司还曾推出过“从零件到成品”的见证体验:请一些用户到长安汽车,包括到生产线上来看。事后反馈,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很满意,这是长安批量化生产的一个品质缩影,我们有这样的开放心态。

  《品质汽车》:可靠性是一款车从研发到制造的系统工程,长安乘用车旗下的产品如何在设计、制造、原材料采购、组装、质检等流程中保证产品的高品质和一致性?

  谭本宏:长安汽车CPS生产管理体系就是在长安汽车国外先进生产体系的基础上,结合长安的管理特点和现状建立而成,实现了长安汽车生产管理若干子系统资源集成化、管理信息化和考核目标化,大大提升了长安汽车的生产管理水平。CPS生产体系实现了结合长安实际融入中国特色和长安特色,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中国汽车制造水平与世界标准靠拢。

  民品的军工品质

  “长安有军工精神的传承,并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汽车制造,促使我们以严格的军工精神要求汽车质量。”

  《品质汽车》:长安汽车有着军工的背景,在研发制造的过程中,严谨的军工制造精神如何融入民用车领域?

  谭本宏:众所周知,军工对零部件的制造有着严格甚至苛刻的要求。从零部件的用料到生产都要求精益求精,质量要求非常严谨,并且对生产、制造等都有规范的管理。长安有这样的军工精神的传承,现在我们也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汽车的制造,促使我们一直以严格的军工精神来要求汽车质量。同时,150年文化的沉淀,也使我们从生产、制造、管理等各方面标准化、精益化要求自己,提升我们的品质。

  《品质汽车》:以在广州车展上完成国内首发的CS75为例,它除了融入军工品质外,在细小的、差异化的品质上有何优势?

  谭本宏:CS75是一款极具体验价值的高品质舒适SUV,历时4年研发雕琢,凝结了长安汽车全球创新研发平台的智慧精粹,在完备的试验验证体系、全球一流的供应商体系与长安汽车北京工厂国际级整车生产品质的合力下,性能与工艺品质比肩甚至超越了主流合资产品,并在大气外观、大气从容的驾乘体验、黄金动力匹配与高效安全防护等方面拔得头筹。

  外观上,CS75外观将SUV和动感两厢车相结合,高调和完美地展示了其从容大气的设计风格。精雕细琢的内饰由流动的线条与翻转的曲面构成,相互交融,合为一体,给人以安全感和包覆感。在安全方面,CS75按C-NCAP新五星标准设计,全系标配ESP,并以兼顾主、被动安全的全方位考量保障消费者安全。操控上,在时尚和舒适之外,CS75还追求激情肆意的操控体验。高离地间隙保障了超强通过性;搭载全新一代BlueCore高效D系列发动机,兼具大功率、低转速高扭矩、高效起动性能所带来的“强劲”,低油耗、低排放带来的“干净”以及“安静”三大优点。

  《品质汽车》:在长安的产品上,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主被动安全配置,这同样是产品品质提升的表现。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相关负责人也曾在2012年表示,5年之后长安汽车安全能力达世界水平。

  谭本宏:长安汽车产品在安全上的表现有目共睹,逸动是施行新安全碰撞标准后第一辆参加碰撞就获得五星成绩的车辆,睿骋则刷新了本土品牌参加C-NCAP碰撞测试的分数记录。未来长安汽车将会有更多新技术应用到产品中去,除了目前已经应用的安全配置,像我们自主研发的后排安全气囊等等一些专利,未来也将出现在长安的车上。?

  全面对标国际品牌

  中国品牌力确实比较弱,但做好产品品质是首位,更是提升品牌力的关键。

  《品质汽车》:目前,与长安汽车合资的跨国品牌已经不止一个,这是长安在乘用车制造方面的实力体现,也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制造、管理经验。在合资造车的过程中,长安收获了什么?这些收获如何体现在一款车上?这些积累在长安“CA4133海外战略”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谭本宏:长安汽车最早跟日本铃木公司开展经贸合作。当时,我们也在积极地采取消化吸收的办法,积极提炼自己的东西。后来又有福特、马自达和PSA加入,但独立自主和消化吸收始终在坚持。未来5~10年,合资合作还要继续上台阶,沟通、协调,争取把它的发展战略做好;另一个层面就是自主创新,我们还会坚定不移地走,尽管比较艰难。

  长安汽车将“对标”作为一种基本工作方法。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长安汽车在生产、设计、供应商管理等方面全面向国际品牌对标。充分学习福特、马自达、铃木的先进制造经验。同时,长安现在已经有10名专家入选国家“计划”,对于新车型的战略规划、技术研发、市场、采购、成本、质量、造型设计等多方面的工作,这些专家均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并取得过卓越的成绩,堪称各自领域的权威。他们对于把握全球领先的汽车技术,以及全球汽车业发展的趋势和脉动,更是具有极其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有大批合资工作经验的中层领导骨干员工加入到自主品牌轿车的事业中,30%的干部都有在福特、马自达、铃木的工作经验。我们的人才战略促使科研实力和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突破。

  中国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软硬兼顾”的变通管理是保障CA4133海外战略成功的关键。最近举行的“长安行天下发现南美”的活动中,长安汽车的产品品质受到了海外消费者的一致认可。

  《品质汽车》:同样是在合作的过程中,您认为自主品牌和跨国品牌产品上的差距在哪里?您如何看待这个差距逐渐缩小的趋势?

  谭本宏:对于长安汽车而言,产品上的差距并不明显,我们最近两年推出的车型媒体和用户都认为完全可以媲美合资产品。难关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营销力,二是品牌力。

  从新产品的上市宣传力度来看,合资公司有着中国品牌难以超越的力度,有很多资源可以拿出来用于推广,每个季度,甚至每个月都搞很多活动,有些新品上市后,加上在央视黄金时段的推广,费用远远超过自主品牌。

  而中国品牌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把资源节省下来,真正在研发、生产中打造过硬的产品,让消费者有理由“投票”:中国品牌力确实比较弱,但做好产品品质是首位,更是提升品牌力的关键。也正是因此,这个差距在逐渐缩小,这是一种趋势,得来不易。

  《品质汽车》:长安的产品和品牌全球化进程正在进行。从产品角度来看,长安如何将产品进行本土适应性改进,以符合当地的法规?

  谭本宏:长安汽车产品设计来自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体系,意大利研发中心的定位是整车造型和总布置;英国主要负责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和变速系统研发;日本主要是内饰设计、精致工艺设计;美国主要是解决底盘问题。一方面,我们着手用好全球基地当地的资源,充分了解当地的市场;另一方面,在有些区域积极通过合资或当地的方式进行本土化适应性改进,以符合当地的法规。

  “三包”是契机

  “长安汽车三包政策除了严格执行国家三包政策要求之外,还实行4年10万公里的更长期限的政策。”

  《品质汽车》:“汽车三包”已经实施两个多月,长安汽车在应对消费者退换车方面的准备有哪些?

  谭本宏:长安汽车三包政策除了严格执行国家三包政策要求之外,还包括实行4年10万公里的更高标准更长期限的政策。规定从2013年10月1日起执行,那么我们8月上市的致尚XT和CX202014款上市就开始享受三包。同时我们也通过人性关怀展示售后服务优势,维修时间超过标准,也会给用户一定的交通补贴。新三包实施前,长安汽车已经完成对经销商和维修站新“三包”的相关培训,统一了修理标准和流程;此外,还建立了内部调运机制,保障零部件的供应,以方便客户。

  在售后服务方面,长安汽车不仅从车辆设计、整车和零部件质量的源头来满足“三包”的要求,同时以新三包法规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整合企业的资源,努力打造差异化的主动服务模式,大力实施服务提升战略,坚持“亲情感动快捷”的理念,围绕客户体验推进服务转型,创造客户价值,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产品可靠性报告》2014年1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