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底特律的破产不乏对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和汽车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一方面,这个实实在在的案例给城市对单一产业的依赖敲响了警钟,而这正是不少中国城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发展战略需要考虑的深层问题;一个个被爆出的“鬼城”说明城市发展的太过于激进,这在带动政府GDP的同时也带来了政府债务的增加和土地的闲置。
另一方面,小到个人,大到城市,债务无法还清了就可以破产,像通用汽车,破产重组犹如浴火重生。但在中国,做大的汽车企业是不会破产的,靠贷款维持资金链的汽车企业再经营不善,银行也不会放任其破产。这也是导致中国汽车业的兼并重构喊了多年,成者寥寥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带来的一个后果是,有银行和地方政府“托底”的汽车企业能做大,但很难做强,长此以往下去,中国汽车业的可持续发展难成气候,从汽车产销大国向汽车强国的发展也成了一句空话。
小编:中国连续几年的全球汽车销量冠军头衔预示着市场的潜力巨大,不过同时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市场上并不需要如此多的品牌和生产厂。虽然中国市场还没有汽车企业申请破产的案例,但政府已经注意到这个现象,2012年7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决定在汽车行业建立落后企业退出机制。2013年10月24日,工信部根据上述通知的规定,发布了《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第1批)》的公告,进入特别公示名单的企业,如果在为期两年的整顿期间没有通过考核,将失去汽车生产资质,并退出汽车生产领域。《产品可靠性报告》2014年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