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研究,再发明

2014-05-07 14:57:07 中国质量新闻网

   在完成此文时,奔驰在40多年的时间里共亮相过16款研究概念车,每款车的背后都有一个着眼未来的技术概念主题,它们每次出现在国际A级车展上总会招来潮水般的围观和热议,却从不量产,但人们可以经常在奔驰E级、S级、A级等各级别车上发现它们的影子

    汽车业发展到今天,发生在传统零部件生产、整车组装、物流销售上的竞争已经日趋白热化,聪明的车企转而在“研发创造力”上进行新突破,比如日系丰田就已通过重组设计流程、新设项目首席设计师来确保金子般的原创设计概念不在实际操作中流失,而对于汽车发明者奔驰来说,它们的模式就是持续不断地推出研究车来为未来的量产车探路。

  研究未来之车

    汽车界专门给一类车直接冠上“Research Car”称号的,奔驰算是一个先行者。20世纪70年代正式成立研究机构后,它们便要求自己的设计团队开始打造着眼未来的“研究车”,打造方法也极其特别:研发前,都会先设定一个明确的概念主题,有时会强调奔驰的技术前瞻,有时是侧重人体工程学设计,有时是聚焦未来的驾驶安全或者环保。主题设定后,设计师们往往不太会跟单个部件较劲,而是利用原创性思路集中勾勒整体车型概念,尽管这一做法会颠覆传统设计,却可以把创新性发挥到极致。一旦设计师们的原始创意在技术和模仿工具评估中有了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就会塑出粘土模型,并进入量身定做阶段。

    一般来说,奔驰一款研究车的问世需要2年时间,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因为各大系统部件都是定做,包括电子控制系统、内饰部件、车身等,而且还要考虑最高的做工品质,所以整个流程花费极其高昂,不过当新潮的概念最终转化为了展台上的概念车,尤其是收集到消费者的各种意见后,奔驰下一款热门换代车的设计思路也就有了新的启示和借鉴。

     从C111到F系列

    自1969年9月法兰克福车展实现梅赛德斯-奔驰C111首秀后,截止到目前奔驰历史上共亮相过16款“Research Car”,因为这个词汇对应的德语首字母以F开头,所有才有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奔驰F系列,不过F系列的出现是在1991年以后了,在此之前,还有一批经典的研究车。

    在1969年法兰克福车展和1970年日内瓦车展上,奔驰C111系列(C111-I和C111-II)带着一丝传奇色彩与人们见面,楔形的橙色车身、向上开启的鸥翼车门,以及率先应用的3-rotor汪克尔引擎和4-rotor汪克尔引擎都让人们耳目一新。

    进入20世纪80年代,高燃油经济性的Auto 2000和NAFA二座微型概念车相继问世。Auto 2000拥有当时极佳的空气动力学车身表现,风阻系数达到0.28。动力系统上,气缸自动关停系统首次出现在3.8升V8汽油发动机上,这一技术目前仍被奔驰一些大排量汽油发动机应用。NAFA的问世则是因由当时日渐拥挤的街道和稀缺的停车空间,NAFA全长2.5米,总高度及宽度各有1.5米,即使停车后车门两侧与其他车距离太近,滑动车门设计也可以方便乘客上下车,这些设计元素随后也被成功应用到了1996年问世的奔驰A级以及1997年亮相的Smart上。

    1991年,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F100概念车问世,这款车型的诞生真正揭开了奔驰F系列概念车的序幕,也意味着奔驰“研究车”项目开始规律性展开。这款“未来之车”当时有诸多创新性技术,驾驶员被首次置于车的中间最安全位置,出色的车身设计不仅为乘客提供更大车内空间,也引导了未来掀背车的流行趋势。另外,我们所熟知的诸如雨量感应雨刷、雷达测距报警、无匙进入、倒车影像、方向盘调节、氙气大灯、电动座椅、电子手刹、电动驻车制动、车道稳定控制、胎压监测和防爆轮胎都在后来的奔驰E级、S级、A级以及迈巴赫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1996年的巴黎车展上,人们在新发布的奔驰F200概念车上发现找不到方向盘和油门刹车踏板,却发现了一款类似飞机驾驶杆的操纵系统,Drive by wire(电路驾驶)的技术概念随后才为人们所知。除了这个奇特驾驶方式,F200车型上还有动态操控系统、主动车身控制、全景电动透明玻璃天窗、随动转向智能大灯、车窗气囊、可转动的鸥翼车门、语音识别技术等。随后一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F300 Life Jet不仅带来了与众不同的驾驶方式,还首次应用了主动倾斜控制系统,人们还体验到了电动液压手动变速箱和铝制轻量底盘,它的下一代F400 Carving概念车则率先引入主动倾角控制、不对称轮胎以及电控转向和刹车系统,车轮内倾角可以在20度之内调节。

    2003年的东京车展上,F500 Mind概念车开始回归环保和科技安全上,它使用混合动力系统(V8柴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综合功率为234kW,峰值扭矩860N·m,还搭载红外夜视系统。而接下来的F600、F700和F800上也分别拥有氢燃料电动和Pre-Safe预碰撞安全系统、DIESOTTO发动机和Per-Scan前瞻式主动悬挂、HMI人机界面和DISTRONIC PLUS交通拥堵辅助系统及PRE-SAFE 360系统。

    再次发明车

    最新一代的奔驰研究车F 125! 已经在前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重磅亮相,这款车甚至预演了2025年甚至更远的未来零排放交通方式,并为大型豪华轿车革新性概念的实现做好准备。它的创新技术不仅包括进一步开发的燃料电池驱动技术,一体化复合储氢单元,还有动力强劲的锂硫电池,应用3D和投影仪光束技术的显示器等等。

    不要以为这些新潮科技离自己很远,也许不久的将来它们甚至突然量产开到我们的面前。也许有人会问,1996年就问世的摇杆控制系统为什么直到今天也没有出现在任何一款奔驰的量产车上,高投入的前沿研发创意是否也会有被淹没的危险,答案是走着瞧。就像奔驰的研发主管Thomas Weber所说的,在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演进后,人们对车的要求之高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再发明车的原因,而这其中的关键不仅要持续注重开发品质,更要注重研究本身。《产品可靠性报告》2013年11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