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菲
从娱乐到城市个人交通,几年前的消费者还觉得IT、互联网、移动终端和汽车没有任何交集,但就像3D打印技术突然风生水起一样,硅谷的IT大佬们开始投巨资研发汽车了,车企的掌门人则盯上了IT的软硬件,二者对互相领域的“入侵”甚至让黑客们也精神起来。一时间,似乎不给新车搭载点智能互联网系统,车企们都不好意思在宣传中说“科技配置丰富”了。“聪明”的汽车对于车企来说是商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才是交通工具,他们愿意为汽车的“IQ”埋单吗
宋菲:很多车主现阶段对车联网的功能不大感冒,但是汽车厂家为了增强竞争力还是纷纷推出。
李熙:目前就紧凑型车来讲,发动机、变速箱这些传统东西差异不大,车联网可以增加竞争力。但有些功能比如人性化的打招呼,会让人有种亲切感,实用性谈不上。像车载播放照片的功能用处更小,清晰度根本不够。车载定位功能倒是不错,比如喝多了打车回家,把车随手扔哪儿也忘了,通过该功能可以帮你把车的位置找到,虽然这功能也不是天天能用到的。在不收费的前提下,这些功能不管利用率大小,当然多多益善。现在的车企中没有这套系统的比如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都在做,已有的就都在升级。大体趋势是这样,因为奔驰、宝马、奥迪等高端车也都引入这些功能,低端车肯定向高端靠拢。
管建:厂家不管车主乐不乐意都把这些功能往上加。
宋菲:有的车主就考虑到故障率问题而比较排斥这些功能。
李熙:其实主要是软件方面的故障,日常最常用的车联网功能就是导航。
宋菲:在中国汽车质量网上共能搜索到458条关于导航的投诉,也听到不少车主反应经常被语音导航指错了路。
李熙:很平常,导航水平参差不齐,像我试过的雷克萨斯、奥迪的导航稍准确一些;部分国产车可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英菲尼迪竟然也曾因为没有及时升级给我带错路了。听说比亚迪最近推出了远程升级导航地图,不用进4S店了。
安涛:在市区导航功能还比较管用,实时路况隔一段时间就给你发一个路况信息。
管建:说到实时路况我更习惯听调频中的交通台。
李熙:但广播里也不能每一分每一秒都给你报路况,只不过聊别的话题插播一段路况,没有那么及时。
安涛:目前中国汽车市场车联网缺少标准,厂家都纷纷想体现各自的个性,争相研发出不同功能抢占市场份额。
管建:厂家通常比较乐意加这项功能,车的售价肯定会有所提升,后续的维修保养对厂家也是有利的,服务方面还多了个宣传的噱头。用头一两年的免费使用来培养车主对这些功能的使用习惯,等到用惯了,车主逾期可能就自觉续费了。听说通用安吉星一年得续费一千多甚至三千多,价格因功能而异。
李熙:就像很多试用版先让消费者免费试用,等过几年流行起来就开始收费。
宋菲:精华的功能留下来,糟粕慢慢就被剔除出去了。现在主要的功能集中在娱乐上,如果在安全、节能方面有所突破可能会让车主感觉即使付费也划算。
安涛: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矛盾的是,手机电脑都有针对性的病毒,以后汽车必然也有,给消费者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犯罪分子提供了机会。
李熙:现在车载屏幕上会显示实时路况、天气预报,以后很可能时不时跳出广告。消费者要么就缴费使用去除广告,要么就免费使用,就像在优酷、土豆上免费看电影得看广告一样。用某一品牌的智能手机也一样,你没法避免使用与之合作的公司的软件。
安涛:现在很少有非智能手机,估计以后买车也必须得有车联网功能了。
李熙:有可能以后这些车联网功能决定了车主选车的方向。
宋菲:以后苹果若造汽车,“果粉”们说不定也会像追iphone、ipad一样地彻夜排队购买。
李熙:人家有自己的营销模式,包括特斯拉,不代表他的产品如何,产品可能跟其他品牌差不多,但卖得就是更好。现在这年头,没准哪天哪个品牌一下子就做起来了。比亚迪就是典型例子,以前做电池的,做着做着就琢磨着做电动汽车,然后再造汽油车了。《产品可靠性报告》2013年1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