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宁
源自韩国的锦湖轮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功构建了位于中国、韩国、欧洲以及美洲的多家生产工厂和研发中心的全球网络。从整车销售来看,中国无疑是颇具潜力的市场,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必然带动零部件领域的发展,包括轮胎。因此,中国市场在锦湖轮胎“2015年跻身全球轮胎五强企业,研发领域三强”目标的实现中,将发挥重要作用。那么,位于中国的锦湖工厂和研发中心准备好了吗?
天津的锦湖轮胎(中国)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建成于2006年,总投资额3600万美元,覆地面积达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米,配备了业内先进的实验设备和超级模拟计算机,与韩国、美国和英国研发中心一起为锦湖轮胎构筑了一个强大的全球化研发体系。
锦湖轮胎天津工厂。工厂建立于2006年,是锦湖轮胎在华设立的第二家工厂,总投资额达4.36亿美元,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用于专门生产子午线轮胎,现年产量达到1300万条。锦湖轮胎天津工厂与南京、长春工厂一起构建起了锦湖轮胎在中国的庞大生产体系。
针对中国市场研发
在中国市场上,不乏国际大品牌轮胎遭遇集中投诉的案例。当然,人们不会怀疑他们的制造能力和技术积累,但未能充分考虑使用环境带来的“水土不服”却是不争的事实。由此可见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针对本土化研发的现实意义。
锦湖轮胎(中国)位于天津的研发中心分为研究楼、实验楼两部分,包括化学实验部门、物理实验部门以及产品性能评价实验部门,每个实验部门都设立了数量众多的实验科目。
在这里,物理实验室可以进行应力-应变特性、抗疲劳性、空气渗透性等试验,化学实验室用来配合物组分、金属含量、确定分子结构等试验,产品性能评价实验部进行轮胎耐久性、高低温老化、负载性能等试验。虽然这些专业术语说起来很晦涩,但当我身处这里,面对精良的试验设备和针对每一个条轮胎或一个配方兢兢业业做试验的研究人员,我还是对研发中心的硬件水平和工作人员的专业精神印象深刻。
作为立足于中国本土的研发中心,天津研发中心不仅常年不停地开展着各类密闭测试,以保证生产出的轮胎在耐用性、安全性、稳定性方面都有最佳的表现,同时还专门针对中国的气候条件和路面环境进行多种试验和轮胎产品开发。
机械化、标准化保证品质
锦湖天津工厂由多个生产车间组成,按照生产顺序分别为:原料车间、密炼车间、压延/压出车间、截断/胎圈车间、成型车间、硫化车间、检查车间以及自动化仓储库。
原料车间既生产轮胎的原料库,一个个巨大的原料辊轴,根据不同的轮胎生产需求被整齐地摆放在不同位置,保证了生产工人可以清晰及时的查找到需要的原料。之后是压延/压出车间、截断/胎圈车间、成型车间和硫化车间。在这里,可以看到锦湖轮胎对每个车间的生产过程都做到了严格把关。
在整个车间里,因为实现了高度自动化生产,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为数不多的工人们穿戴整齐,娴熟地操纵着自己的机器设配,甚至每个工序旁边都悬挂有一个黑板,内容是工人们的自我介绍、设备维护情况、监督检查情况等,记录着每个生产工序的详实内容,确保生产出的产品品质可靠。之后在检查车间,可以看到工人们为确保每一条流向市场的轮胎必须具有可靠的安全性能,都要通过外观检查、动平衡检查、均匀性检查等众多项繁杂严格的检验后方可完成。最后,检验合格的轮胎产品会被按配套品牌和车型分门别类的储存于自动化仓储库,随时静待被运输出厂。
主要负责生产高性能轮胎产品的天津工厂不仅为中国北方的整车制造厂商及华北、东北代理商提供产品,还将70%以上的轮胎产品通过港口出口海外,满足海外市场的OE配套市场需要。那么,出口和内销产品在生产、检验标准方面是否相同呢?据了解,在中国生产的内销和出口产品,都采用同样的生产线和生产标准,所以锦湖轮胎提供给中国消费者的轮胎也是符合现在国际标准的产品。
作为一辆车上惟一与地面接触的部件,轮胎的高品质不仅仅来源于原材料配方的研制,它还需要本土化的研发、精密严格的生产检验步骤做基石,也正是通过这样一系列完整的检验和测试,才能保证驾乘人员在路面上的安全。锦湖轮胎天津工厂的整体井然有序、高度自动化以及整洁干净的生产现场让我们看到了锦湖品牌50余年的积累,征战全球的创新,以及来到中国后的本土化改进。《产品可靠性报告》2013年1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