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贾江伟
对于中国市场来说,福特姗姗来迟,不过它正通过新的车型、厂房还有态度来迎头赶上
福特汽车公司的萧达伟(David Schoch)有一项很艰巨的任务: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追赶竞争对手。
2011年11月1日, 福特汽车公司任命David Schoch为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当萧达伟(DavidSchoch)13年前来到中国时,中国政府正在各主要城市建立八车道高速公路,但是街上大多其实还是自行车和行人。那一年,中国人每年购车少于200万辆,只有美国市场1440万辆的一个零头。
重返中国后,萧达伟(DavidSchoch)惊呆了。高速公路上塞满了汽车,从中国产的五菱小型货车到德国的奔驰。活力四射的中国经济成倍地增加了人们的收入,让数百万人有了资金去购买自己的第一辆车,甚至还是豪华品牌车型。“事情完全不一样了,”Schoch说,“你只有身处这里才能体会到中国在过去十年的变化。”
2012年,中国车主新购买了1900多万辆车,这一数据比美国市场的销量还要多500万辆。不过在如此庞大的销售数据中,福特汽车的份额仅占3%。内部公司混乱加之财政危机让福特新产品的入华脚步慢了下来,而它的竞争对手们却已经在那里占有一席之地。通用和大众目前已经控制了中国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
但是竞赛远未结束。中国目前的千人汽车保有量为58,而美国的这一数字达到800。每年数以千万计的中国车主会跨越买车的门槛。很多分析人士预测中国到2020年的汽车年销量会达到3000万辆,几乎是美国1700万辆的两倍。现在福特能否在如此有潜在消费力的中国市场获得大的份额,就要看萧达伟(DavidSchoch)的表现了。
“回到家的每个晚上我都在想,我是否已经真正做出很大改变,我们是否进步的够快以利用好中国的这一市场机遇,因为我真的认为福特在这里有一个黄金机遇。”Schoch说。
福特想要到2015年实现中国市场份额的翻番,也就是达到6%。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福特今年在中国发布了6款新车,包括两款小型SUV翼虎和翼搏,中型车蒙迪欧以及从芝加哥进口过来的探险者。豪华品牌林肯旗下车型也将会在明年进入中国。
为了实现其目标,福特正在开展自上世纪50年代战后开发热潮以来的最大规模增长计划。福特正投入50亿美元开建5个工厂,包括3个装配厂,一个发动机厂以及一个变速器厂,这些工厂到2015年将会为福特中国增加一倍以上产能。
“福特过去比较迟缓、谨慎,现在正在全力加速,”汽车咨询公司专家MichaelDunne说。“福特表示它们对中国市场有信心,对自己的产品也有信心,它们能够赢得胜利。”
在今年前六个月,福特在华卖出了创纪录的40.7721万辆车,但这一数据仅占通用同期销量的四分之一。在中国市场,大众有针对各个类型车主的6个品牌,从价格比较便宜的斯柯达到超豪华品牌宾利。直到林肯入华后,福特也只有一款高档车型。
当然,也有一些其他障碍。福特汽车价格比较高,在中国市场,70%的车型出售价格在1.45万美元以下,福特旗下最便宜的车型是嘉年华,不过起始价也在1.33万美元以上。探险者因为有25%的进口关税以及其他税收,起始价在8万美元左右。
另外一方面,与其他竞争车企相比,福特的开发费用还是比较高,因为它仍在迪尔伯恩的总部开展针对中国车型的大量研发和设计,成本相对比较高。福特希望到2015年扩展其南京工厂的技术员工一倍到1500人,通用目前已经在上海的技术中心雇佣了超过2000人。
《产品可靠性报告》2013年10月刊
(责任编辑:)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