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高性价比 科技配置紧跟潮流

2014-02-10 15:38:23 中国质量新闻网
  高性价比科技配置紧跟潮流

  长安悦翔V5车主调查分析报告

  《品质汽车》编辑部

  1车主多数购车超半年

  长安悦翔V5于2012年9月10日上市,到本次调查结束时,上市恰好一年。此次参与调查车主中的六成以上已经购车半年以上,有的甚至接近一年。仅有一成多车主购车不满3个月。与此相关,有一半车辆的行驶里程已经达到5000公里以上,其中不乏已经行驶了上万公里的车辆。

  车主依然是男性占绝对比例,而且这些车主中的77%为首次购车,这与悦翔V5的官方指导价及经销商的促销活动有直接关系。年轻车主是入手这款车的主力,20~29岁的车主有37%,30~39岁的有43%,不过也有6%的车主在50岁以上。

  2舒适性空调表现最突出

  经历了一个夏天的考验,不少车型的空调系统因为制冷不给力遭遇投诉,不过悦翔V5的空调在此次调查中却是获得了赞扬,超过八成车主对此表示满意。另外,还分别有六成多和超半数车主认为悦翔V5的驾乘空间和座椅不错。音响的表现较之显得逊色,还有3位车主对以上几个方面均不满意。

  异响和异味方面,分别有两成多车主反映悦翔V5新车有异味,行驶或刹车时有异响。这样的表现虽有待提升,但与其他同级竞品相比算是中规中矩。基于悦翔V5在以上6个方面的表现,认为其舒适度“非常好”和“好”的车主共有七成多,而且没有车主认为“差”。不过应该注意的是,在“最满意的项目”中,选择舒适度的车主未到一半,这说明车主依然希望悦翔V5在舒适性上可以做到更好。

  3养车油耗保养经济

  虽然悦翔V5使用93号汽油即可,但此次调查中还是发现有个别(4%)使用97号汽油。好在,58%的悦翔V5百公里油耗在8L之内,还有37%在8~10L,仅有极个别需要10~12L。搭载于悦翔V5上的BlueCore1.5L全铝发动机此前使用在2012款悦翔上,经过调校后,这款采用DOHC和DVVT技术的发动机的动力和燃油经济性可以满足家用。

  九成车主在4S店维修和保养车辆,次均支出多在400元之内(79%),仅有5%在800元以上。对于这样的支出,五成以上车主认为“便宜”,一成车主认为“高”。

  4可靠性导航遭诟病

  在100辆车中,已经出现非人为因素故障的车辆近四成,这些故障车辆中的64.10%进行过检测或维修。首次出现故障的位置上,近三成车主将矛头指向电子设备及附件,其次是车内部及内饰。具体来看,导航是电子设备遭诟病的主要诱因。“InCall系统不成熟,地图更新不及时,操作反应慢”是车主反映较多的方面。确实,在中国汽车质量网的投诉平台,有关悦翔V5的投诉同样集中在导航上,问题也类似。车内部及内饰上,车主认为内饰材质的耐用性有待提高,因为“仪表盘前排和车门内饰比较容易划伤,影响美观。”

  在组成一辆车的八个系统中,悦翔V5的六个系统在首次故障位置中被提及,但发动机和传动系统表现良好,没有出现在名单上,这说明悦翔V5动力总成的技术是成熟的。

  首次故障发生时,悦翔V5的行驶里程在各个公里区间均有涉及。其中,1000~3000公里较集中(48.72%),还有两成在5000~10000公里。

  基于悦翔V5的以上表现,有近八成车主主观上认为这款车的质量可靠性总体表现符合预期,还有21%的车主认为“一般”,没有人选择“差”等选项。在车主“最不满意的项目”中,选择质量的也有两成。

  5结论主打性价比8万元内值得推荐

  在车主最满意的项目中,悦翔V5的外形获得了最高的满意度。虽然悦翔V5的外形看起来似曾相识,大多来自合资车型马自达3星骋,但显然这种“借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且在车主的反馈中,并未有人提及会介意外形的所谓“山寨”。反而是八成车主满意悦翔V5的外形。

  将悦翔V5的价格和功能结合来看,其性价比就凸显出来。对价格满意的车主近六成,没有不满者;满意功能的车主有六成,仅有一成车主表达了不满。作为一款顶配价格为7.99万元的车型,悦翔V5搭载“InCall”车载信息系统的做法紧跟潮流,毕竟丰田G-Book和通用On-Star已经深入人心,也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而且,这一系统还可应用联通3G技术实现移动互联,科技感十足。当然,结合前文“质量可靠性”板块车主的反映,长安还应该继续完善“InCall”系统的使用便利性。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品牌价值。虽然在车主最不满的选项中没有涉及,但也仅有26%的车主对长安品牌满意。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购买悦翔V5的消费者对其品牌并不太在意,虽然不影响我们向消费者推荐悦翔V5,但从长远来说,品牌的建设与产品力强大同样重要。

  《产品可靠性报告》2013年10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