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菲
一款10万元以内的自主车型竟然拥有多媒体人车交互系统和五连杆后独立悬挂!请先把眼镜扶好,通过丰富的配置在自主车型中拉开档次已经是昨天的事了,它们已经开始比拼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了
Strengths 优点
诸多媒体把关注点放到这款自主品牌车型的多媒体人车交互系统SEMI上,其使用主要通过中央显示屏,十分受消费者青睐。需要紧急求助时,按下SEMI系统界面的HELP键,INS智能安全通讯系统会立刻以短信和电话录音的形式将事故信息发送到预先设定的联系人手机上,类似安吉星,但无需人工语音转接即可自动实现向预设联系人的呼叫。在这个价格区间,独立后悬挂也很十分罕见。由于成本问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非独立悬挂通常被价位较低车型使用。而V5菱致采用五连杆独立后悬挂,舒适之余操控性能也和双叉臂式悬挂相差无几,通过调校,车开起来很利落、硬朗,成为独具特色的一大卖点。再说说被很多消费者看中的这款三菱4A91PLUSMIVEC发动机,目前只有1.5L排量,最大功率输出比V3提前1000转,最大扭力提前500转到来,并且具备MIVEC技术(智能可变气门正时与升程控制系统),兼顾高转功率和低转扭力,改良过后在国内三菱发动机里属于比较高级的版本。
Weaknesses 劣势
如上所述,V5菱致最大优势在于配置,但不少自主紧凑车型都具备,而且像帝豪EC7、江淮和悦等已上市车型积累了大量口碑,又都有不止一种排量供选择,因此从今年上半年的销量来看优于V5菱致。尽管目前长安逸动也只有一种排量,但两者比较,V5还是在某些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中国汽车质量网分别对两车真实车主进行调查,车主对长安逸动的评价明显高于车主对后者的评价,不少媒体在推荐家用车选择时,也对前者有所倾向。比较明显的一点,有不少V5菱致的车主抱怨内饰用料及做工,中国汽车质量网的调查中,V5菱致的异响、异味的反馈也要明显高于逸动。若说做工是制约自主品牌的一个瓶颈,长安逸动显然已经跳出了这个“泥潭”。凭借严谨的做工,不仅在同价位的自主车型中确立了自身的优势,甚至在面临部分合资品牌的竞争时也不落下风。
Opportunities 机遇
据了解,东南汽车今年上半年的销量同比增长11.7%,这让东南汽车有信心将今年的全年增幅定在20%以上。2013年对于东南汽车来说很重要,今年东南汽车产品投放比较密集,很多产品下线;另外,东风与福汽的合作在东南汽车高层看来也是“非常好的事情”。首先,对东南来讲能够有东风集团进来做协调,不论产品发展还是采购平台,甚至是生产配套体系,将来的销售服务体系,都可以达到协同化、资源利用最大化。更何况东南汽车本来就具有三菱体系优良基因。虽然与东风的合作才刚刚拉开序幕,其双品牌战略的本土化合作也只是初露端倪,未来还很多未知数,但在躁动的中国汽车界,变或许才是生存发展的硬道理。新产品在很大程度上为今年东南汽车的发展提供推动力,未来5年,东南汽车还将推出V7、V8、DX3、DX5等产品,包括时下最热门的SUV车型,双品牌车型将扩展到20余款。
Challenge 挑战
东南汽车原本由福汽、中华汽车、三菱汽车三方各占50%、25%、25%股权组成,福汽分别与日本三菱和中华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即东南三菱和东南自主。东风汽车控股东南之后,首先就要解决复杂的股权关系,通过注资方式,分别与三菱汽车和中华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彻底解决东南汽车发展中一直存在的股权纠葛。由于东风与中华汽车母公司裕隆集团早有合作,双方关系较好处理,与三菱汽车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关键了。据了解,长期以来,三菱汽车都希望通过增持东南汽车股份的形式来谋得更多话语权和更大利益,但此前一直未果,致使三菱和广汽集团设立三菱汽车和广汽集团各出资50%的合资企业广汽三菱,三菱汽车在华引进车型、运营计划以及生产能力方面的重心毫无疑问已经转向广汽集团。未来,东风汽车与三菱汽车成立合资公司,意味着将与广汽三菱形成竞争关系,但三菱汽车原本产品线并不丰富,在供给广汽三菱的同时又该如何满足前者?
1.81万辆
东南V5菱致1~6月销量
32.21%
占东南汽车份额
56;0.54%
在紧凑型车中排名及份额
66
截稿时,中国汽车质量网共接到有关东南V5菱致投诉66起,较多涉及变速箱异响和发动机机油乳化问题。综合销量与投诉量,销量在东南汽车诸多车型中较高,但在紧凑级别车中不算高,投诉量较多,总体属于鸡肋产品。综上所述,我们给出不推荐购买的建议。
《产品可靠性报告》2013年10月刊
(责任编辑:)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