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技术本田新冒险

2014-01-10 10:59:25 中国质量新闻网

文/宋菲、李滨

   2013年6月14日,本田技研携两大主力广本和东本罕有地召开了本田在华战略媒体大会。印象中,从1999年本田进入中国合资生产轿车以来,全部在华事业体共同对外宣传战略行动应该是头一次。

    值得关注的是,一向谨慎从事且产品线单薄的本田,凭借什么样的技术实力要在中国大干一场,它的FUNTEC平台又是怎样的市场搏杀利器呢

    启程前奏

    上世纪末广本成立,仅凭雅阁就在中国市场风生水起;2005年东本成立,CR-V本是一款小众车型,但在东风本田手里也演变成了畅销车,最高年销量达到16万多辆。

    然而,中国市场上的本田,及其明星车型雅阁、CR-V等,自2011年起渐渐褪去光环。大众、通用及现代起亚高速增长,国内市场在销车型也由2000年的43款增加到2012年的524款。本田在中国的总销量受各种因素影响出现了连续下滑,拿广本来说,2012年销量同比下滑12.7%,12月单月同比甚至下滑35.4%。

    “这其中的原因可谓五味杂陈。”汽车行业评论员张志勇发表博文分析,从外部因素来看,最近几年本田公司连番遭遇天灾人祸。丰田公司在美国市场遭遇的“召回门”事件,也使本田公司受到一定程度的牵连,本田公司不得不为此而努力维持公司在世界各个主要市场的份额。而后来遭遇的日本大地震以及核电站泄漏事件、泰国洪灾等都给本田公司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零配件供应链条一度中断,生产开工率受到极大影响,市场需求远远不能满足。    

    从内部因素来看,本田公司一直将美国市场作为自己全球战略的最重要一极,中国市场仍然没有上升到与美国市场同样重要的高度,以至于造成本田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战略趋于保守。或许是本田公司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判断出现了重大失误:一是本田没想到中国汽车市场在2010年之前的疯狂发展速度,失去了许多发展机会;另外是本田没想到中国汽车市场在2011年之后的增长速度的大幅回落,在中国市场显得犹豫彷徨。

    再把三大日系品牌横向对比,日产在华产量未达到全球1/3,丰田和本田则仍以北美为第一大市场。但从未来走向看,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的地位已经难以撼动,日系车在攻打欧洲市场多年后刚见到起色,就一头撞进主权债务危机,市场走软。日本国内市场虽在安倍经济学的鞭策下努力刺激着消费者,却仍有气无力,因此,向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战略转移是早晚的事,就看谁下手早,谁下手准了。日产先把英菲尼迪拉到中国生产,丰田紧接着设立了中国研发中心,并宣布了混合动力的合作及量产计划。本田看在眼中,急在心里。而今除铃木等小品牌外,日系车产销逐渐回暖,本田觉得再不出手就来不及了。于是,本田的新冒险正式启程。

    向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战略转移是早晚的事,就看谁下手早,谁下手准了

    TIPS

    本田新技术组合“FUNTEC”

    动力系统

    Earth Dreams Technology。包括6款新型汽油发动机,以及小型车CVT和中型车CVT变速器系列,同时还包括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并正在以新款发动机为基础同步开发小排量增压技术。

    安全技术

    ACE承载式车身构造。它实现了极高的碰撞安全性能。初衷是“兼容车身”,即大小、轻重不同的两车相撞时,既要有效保护自身,同时还要降低对对方的攻击性。

    CMBS防碰撞制动系统。利用微波雷达探测前方车辆,提醒驾驶员躲避危险,还可以自动启动刹车以减轻碰撞伤害。

    ACC主动巡航控制系统。利用微波雷达,可以在定速巡航时自动调节与前方车辆间的距离,让行驶更为安全。

    LaneWatch盲点显示系统。在后视镜前部安装摄像头,可以在显示屏上看到位于视野盲区内的车辆和行人。

    Active Cornering Light主动转向照明系统。可以在转向时自动点亮辅助灯,照射前进方向的道路。

    舒适技术 

    MM思想,即乘员最大化,机器空间最小化。实现这一思想需要的是动力总成的小型化、高效率的吸能车身结构,以及油箱、悬挂部件的小型化等技术。

    Honda Link系统。基于导航硬件的先进信息通讯系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与Honda的云系统交换信息,云系统中保存了各类最新信息与数据,顾客可以随时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接收到车载显示屏上。

    Display Audio系统。利用音响的超大静电触摸屏,通过与智能手机连接,实现导航功能。

     回归“技术本田”

    根据已公布的计划,本田将引入“Earth Dreams Technology”全新动力总成技术,其中包含多款新型汽油发动机、中小型车载CVT变速器,以及适合紧凑型车、中型车的单电机和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以新款发动机为基础的小排量增压技术也在同步研发中。

    本田此次冒险,很重要的目的是推进中国事业的进一步本地化,之所以推出全新动力总成技术,是希望借此成为所有产品级别燃油经济性的No.1,在中国率先达到全球最严格的油耗限值法规要求,这无疑是个好消息。此外,本田推出小排量增压发动机也是个大消息。本田执着于自然吸气,从NSX、思域、FD和CR-Z等高性能车型就可见一斑,这些车型的玩家因此只能自己加装涡轮。即便涡轮增压发动机仍然需要更高级合成机油、加更高标号汽油以及更严格保养等特殊关照(以及制造成本更高),随着世界石油资源日趋紧张,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与大排量自然吸气机的抗衡中也越来越有底气。不仅如此,随着近年来德系车大批量使用,美系车纷纷跟进,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预热阶段已经过去,技术基本成熟。“让别人先试水,等技术成熟再上马,显然也是本田的精明之处。” 有汽车媒体人如是评价。

    不仅如此,本田还基于自身情况的考量选择混合动力作为突破口,“混合动力将在3年内实现国产,尤其是电池等核心零部件的本土化采购,其中包括了1.5L的i-DCD、2.0L的i-MMD小型、中型两套混合动力系统等。”这个计划较丰田之前的混动本土生产计划更为详细和高效。

    然而记者了解到,目前丰田、本田在电池、电动机和电控单元的使用上,除自产化一部分外,主要是从松下、特斯拉这些供应商手中采购,而由于丰田与松下是战略同盟,其采购价格会略低于本田,本田的混动车款销量规模也不如丰田。这样一来,本田的成本优势逊于丰田。加之各国对混合动力的优惠在不断收紧,其使用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和用户对电池回收的担心也在持续发酵。可以说,现在是国际上混合动力发展的最后窗口期,顶多到2015年,成熟的电动车技术就会抢走混动的风头。

    不过,在中国市场,专家们判断这个趋势可能会晚上几年,随着能源危机的加重和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新能源汽车的步伐越来越快,谁也无法保证到底中国大卖新能源车的时代会在15年、10年,还是5年后出现,因此,本田下定决心,到中国来生产混合动力,成本至少会比在日本低。

    到2015年,本田将在中国导入共12款新车型,包括垂直换代车型,其中5款是专门针对中国研发的,2款在中国本地完成研发

     拭目以待

    到2015年,本田将在中国导入共12款新车型,包括垂直换代车型,其中5款是专门针对中国研发的,2款在中国本地完成研发。广本凌派就是本田在中国本地开发的第一款新车型,从产品企划之初就以中国人为目标消费者,将中国顾客的需求放在研发首位,价格也比竞争对手低1万~2万元,这似乎重现了当年雅阁的策略。雅阁当年每次的市场价格都要比同级产品价格略低,领先半拍,结果不仅市场利润没有大幅减少,消费者的追捧还让其成为了广本的代名词。

    “从目前广本新产品的价格策略,能够看出广本具有很强的侵略性。”不过,张志勇还告诉记者,广本能否真正借助凌派上市重新崛起,还有待观察。因为一方面,这与本田全新中国策略是否能够真正落实有关;另一方面是广本对于自己产品、品牌的营销策略能否持续、创新。

    可见,凌派上市能否消除这两个障碍,将是决定广本能否强势回归的重要因素,这是本田新冒险面临的第一个考验。之后,本田能否在平淡的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能否在2015年实现中国市场上130万辆的销量目标,也都得靠商品的力量说话。Q

    《产品可靠性报告》2013年8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