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用昕感受:上海大众斯柯达 昕锐

2014-01-10 09:49:27 中国质量新闻网

用昕感受

上海大众斯柯达 昕锐

文/WILL

   小李:Rapid昕锐是上海大众斯柯达品牌继明锐、晶锐、昊锐之后,于新近推出的第四款战略车型。该车采用了斯柯达全新的品牌标识,同时也是斯柯达提出“Simply Clever”全球定位后中国市场上市的第一款全新车型。Rapid昕锐采用了斯柯达全新的设计语言,拥有清新时尚的造型、舒适宽敞的空间、高效精准的动力操控、全方位的安全保护以及精湛的德系制造工艺,是斯柯达品牌的又一力作。

    大周:Rapid昕锐是上海大众斯柯达品牌旗下一款全新主流中级车,介于Octavia明锐与Fabia晶锐之间。Rapid昕锐在外型上,充分体现了斯柯达品牌全新的设计语言,大气的前脸设计、富有力量感的侧面设计、经典优雅的尾部设计,形成了既简约又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外观造型。Rapid昕锐的前脸在秉承斯柯达经典设计元素的基础上焕发新貌,极富动感活力。大量采用的横向线条,一方面增加了前脸横向扩张感,使得前脸看起来更加大气,另一方面使前脸视觉上更为扁平,更加灵动,给人以年轻、积极的感觉。而全新的品牌标识、四叶草造型、翼展式格栅等造型元素的应用则给人以年轻、积极与典雅并重的感受。

    老张:Rapid昕锐的侧面极富雕塑美感,车身在腰线和后翼子板处都使用了犀利的线条,体现出斯柯达精湛的制造工艺和最新的水晶切割设计理念。腰线从大灯开始通贯车身直至尾灯,通贯的线条增加了车辆的视觉长度,使车辆看起来更显修长和优雅。前后车门下部独特的内凹设计衬托出车门的厚重,使车辆看起来更厚实,更具安全感。简约的曲面、硬朗的线条配合体量感的内凹,Rapid昕锐的侧面给人以经典刚毅的感受。Rapid昕锐的尾部设计充分体现出经典和优雅的韵味,富有层次感的尾部曲面恰到好处地将尾部分成几个部分,极富立体感。

    小李:汽车的内饰不仅要好看,更要耐看。Rapid昕锐在内饰设计上简约又不失经典,线条走向以横向为主,与外观造型保持了一致风格,也使得车内空间更为开阔,乘坐感受更舒适轻松;与此同时,Rapid昕锐的内饰在满足视觉美感的同时又充分考虑到功能性和实用性,并为消费者营造出温馨舒适的驾乘环境。

    设计师的诠释

     “Rapid是一款极富感性的轿车,它设计精准,风格恒久,外观优雅,轮廓清新。它拥有完美的车身比例、明朗的外形设计及硬朗的线条,这彰显了斯柯达品牌自信的一面。”斯柯达汽车首席设计师Jozef Kaban介绍道。


    大周:Rapid昕锐搭载的是大众汽车集团全新的EA211发动机,提供1.4L和1.6L两种排量供消费者选择。EA211发动机兼具高效性能表现和经济使用成本,是目前最具竞争力的发动机之一。其中:1.4L发动机当转速达到5500转时即可输出66Kw额定功率,132N·m的最大扭矩在发动机转速为3800转时即可产生;1.6L发动机当转速达到5800转时即可输出81Kw额定功率,155N·m的最大扭矩在发动机转速为3800转时即可产生。匹配以领先同级的全新6挡自动变速箱和5挡手动变速箱,强劲高效的动力输出配合细腻平稳的换挡表现,极富驾控乐趣,又兼顾节能环保性。

    小李:Rapid昕锐采用的前优化麦弗逊悬架,紧凑的结构有效地增大了驾驶舱的空间,并且极好地兼顾了驾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并降低了底盘的噪音和振动,即使遭遇恶劣路面,车轮循迹性和贴地性仍然十分出色。后悬挂采用拖曳臂式半独立悬挂,结构简单表现可靠,半独立悬挂独特的结构能在弯道中有效地抵抗侧倾,平衡内外侧悬挂的压缩程度,使车内乘客的舒适度大为提升;同时,后悬挂占用空间小,保证了行李厢容积结构的规整,行李厢空间达466L。

    小李:Rapid昕锐长4501mm、宽1706mm、高1469mm,轴距为2603mm,再加上斯柯达设计师的精心设计,空间利用率大幅提升,营造了一个宽敞舒适的驾乘空间。同时,后排为标准的三人乘坐空间,三个独立的头枕为后排所有乘客提供了舒适安全的驾乘环境。

    老张:车身强度同样出色,Rapid昕锐采用源自德国大众的高强度车身,高强度钢板的比例达到46%以上,超高强度钢板的比例超过5%,特高强度钢的比例达到8%。发生碰撞时的主要受力区均有各种高强度钢材的使用,与车身的碰撞吸能区一同来保证乘员舱在碰撞时的完整性,将车内乘员受伤害的可能性降到最低。Rapid昕锐在A柱和B柱上采用了热成型技术,使乘坐舱A、B柱的屈服强度提高到1000~1250兆帕,抗拉强度到1300~1650兆帕。强度是普通工艺的5倍,达到防弹级别,可以在严重碰撞中减小变形量,保护车内乘员。《产品可靠性报告》2013年8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