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几年前成为车主后,每年的3月15号前后,我都会非常关注汽车方面的“深度调查”,不论是产品还是服务。在此期间,“汽车三包”也在近几年成为我比较关注的问题,虽然我的车没有出现过需要退换的故障,但这样的规定出台,总归是对消费者有益的。近日在媒体上看到,三包网要上线了、专家库在组建、三包凭证也已经向汽车制造企业下发,我觉得“汽车三包”规定和这些细则的出台是好事,起码在消费者维权时,这些规定可以作为依据。当然,我也担心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动会不会引发专家库组建过程中的一些“潜规则”,经销商运营成本的增加会不会推高车价等问题。应该说,这些问题将会在“汽车三包”法规正式实施后逐一揭晓答案,目前我们还是应该给“三包”多一些肯定,并希望其在执行过程中逐步完善。
上海 文佳
小编:很多人在提到“汽车三包”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国的“柠檬法”。其实在“柠檬法”没有出台前,美国的消费者一样在汽车维权中步履艰辛,一般情况下厂商都会凭借资金和技术优势“获胜”。但这样的“放纵”也导致美国本土车辆在十几年中品质的停滞,并为日本车提供了占领美国市场的良机。而美国本土企业再次凭借产品力崛起,恰是在“柠檬法”正式实施之后。所以,“汽车三包”将会给整个中国汽车行业带来怎样的变革,我们拭目以待。
《产品可靠性报告》2013年8月刊
(责任编辑:)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