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品质话题]轮毂驱动,冷门

2013-12-19 09:50:07 中国质量新闻网

    文/宋菲

    虽说已发展了一个多世纪,发明者更是大师级人物,轮毂电机驱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却总那么不温不火,甚至一不小心就被忽略了,汽车编辑们也对它冠以“冷门”的评价。“理论上的诱惑必须得能抵挡住,等看到实车上路跑两圈之后再说吧。”

    管建:在城市道路上不太适合吧,难免磕了碰了,而轮毂本来就是容易磕碰的位置。像福特嘉年华那种小车,轮毂比较小,比较薄,剐蹭重了可能就变形,连带里面的电机等等可能会受损,维修保养成本估计不低。

    安涛;我所知道的一种日本挖掘机就采用这种原理,两边履带上分别有一个电机,但是能量来源主要靠一个柴油机,两边车轮可以实现正、反转,使挖掘机实现原地掉头。这项技术用在家用轿车上也不是不可能,但主要问题就是碰撞后的维修成本,从目前4S店维修的趋势来看,以后电机坏了很可能不进行修理,直接换一个新的车轮。

    牛刚:批量生产还是靠谱的,毕竟车身底盘结构和驱动系统都被简化了。如果成本可控,碰撞了整个换一个轱辘,还省事儿,起码节省了人工成本。但操控性相对于传统车辆就欠缺了,只能满足日常城市生活中的代步需求。

    李熙:对于民用车来讲,最实际的作用可能是实现原地转弯、掉头。传统意义上来讲,左右两边车轮不可能实现独立驱动,这需要具备很强的电控能力,以及很强的软件系统编程。

    牛刚:有些轮胎企业像米其林也在研究,把这项技术直接与轮胎配套。看着也挺复杂的,理论上说是车轮独立驱动,恐怕结果也只是辅助性质的。

    安涛:这项技术虽说历史不短,但研究起来有点冷门,更像是厂家找的一个宣传点,油电混合也好,纯电动也好,在新能源领域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厂家因此开拓一种新的模式。

    李熙:起初我也在想,如果有这样一个先进技术,为什么不先在高端车上使用呢,而是用在嘉年华这种小车上。或许主要考虑到今后用车环境拥挤的大趋势,车辆在向小型化趋势发展。另外,这项技术在自重较轻的车辆上或许更容易实现。总之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想法,可以节省空间,省去了差速锁实现四轮驱动,也避免了传统过程中能效损失。据说,福特2015年将试制出两辆可以上路的实车,效果如何到时候就见分晓了。

《产品可靠性报告》2013年7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