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化:适度就好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图,一只猫和一条鱼在对望,水面就像一条线一样将二者分开。试想一旦过了水面这条界,二者之中必有一伤甚至是死。由此想到在杂志上看到的“轮上的电脑”,其实对于汽车电子化来说,虽然越来越多地由ECU控制车辆是趋势,但我个人认为,让人眼花缭乱的电子化配置并不是吸引我买一辆车的关键。
首先,我需要为一辆充满了电子化的汽车支付更多的费用,包括买车和保养。而在使用过程中,一些功能我甚至在卖车时都不会用到;另外,如果某一个零部件坏了,我可能会为此花费更多的钱来更换它所在的全部系统。其次,我自认为对机械还是有点研究的,以前车坏在路上我也有自信让它能够开到最近的汽修厂,但这点自信正在慢慢消失,或许以后我只能求助于拖车了。再次,是电子产品就会有bug,我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出现。
对于那个“你们太潮or我们太老?”的问题,我想说,希望汽车厂商不要只盯着潮人们的钱包,也考虑考虑汽车本身的意义所在,为我们这些“太土”的人提供一些产品。(北京 汪嘉)小编:其实小编和汪嘉的感受大同小异。小编认为,像ABS、ESP这些已经有成熟技术的安全电子装备是有必要的,毕竟现在自驾游的人越来越多了,发生道路安全事故时这些配置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但一些为了制造噱头的配置还是要提醒消费者谨慎选择,比如一辆轿车上的海拔测试仪之类。
正解小排量T
一直以为小排量涡轮增压是既有动力又省油的好选择,看了“小涡轮并非‘又快又省’”的文章才知道,原来想要达到这种效果的途径并不只有一条。印象中,不少媒体和所有生产涡轮增压车型的车企都在营销、报道中给消费者灌输这样的概念,久而久之我也就认为事实如此了。而这样的刻板印象又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最终只有消费者在购买了小排量涡轮增压车型后才会发现和预期有差距,此时只能自己承担“失误”的代价了。希望媒体能够更客观地将一种新技术的各个面呈现给消费者。(上海 越欣)小编:感谢越欣的关注。我们希望通过“他世界”这个栏目,以新的视角来为读者介绍和汽车有关的各种信息,让整本杂志的内容更加丰满。
《产品可靠性报告》2013年5月刊
(责任编辑:)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