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卷首语]老大的烦恼

2013-09-04 14:26:13 中国质量新闻网

    文/张炤虎

    2012年,丰田依旧是这个世界上生产汽车最多的企业,但它的另一个目标——成为首家年产销量突破一千万台的汽车厂,却未能实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市场的下滑;而在中国,丰田的主要竞争对手大众汽车才是这里真正的老大,它的成功令其他对手难望其项背。但即使是这位中国市场的老大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013年,更加严苛的市场环境和更加成熟且自信的消费者,加上越来越严密的法律网,将使丰田和大众这两个要在中国市场上施展腿脚的老大头疼不已。

    丰田和其他日系车企一样,在经历了2011年的地震事件之后,去年9月开始再度受到“购岛事件”的波及。最新的数字显示,去年11月份丰田在华销量同比下滑22%,虽然跌幅较10月份(同比下滑61%)有所收窄,但要重获消费者青睐尚需时日。即使没有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丰田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难尽如人意。2003年,张富士夫在丰田与一汽全面合作的签约仪式上表示丰田在华销量目标为100万台,而今十年过去了,这一目标仍未实现。2009年的召回门事件后,丰田片面强调成本至上的理论走形,导致零部件质量控制体系被破坏,品牌形象大打折扣。之后,丰田章男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回到原点”,2012年终于在北美市场夺回品牌满意度冠军称号。然而,在中国市场,丰田的优势却由于本土化进程的缓慢和产品个性的缺乏而进攻乏力。日前的广州车展上,丰田一反常态地向市场推出个性化的跑车86,表明了其转身的决心。丰田中国、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的三位中方执行副总——董长征、冯兴亚、田聪明,被业界称为“懂丰田”,其实三人更懂的是中国,如何让丰田真正适应中国市场,将是全球老大丰田必须做好的生存命题。

    大众在提出2018年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制造商的目标后,其主要的市场就放在中国。大众成功的秘诀是改进后的平台模块化策略。这一策略的特别是旗下各品牌使用相同的技术平台,配置不同的总成部件模块。这种方式继承了过去大众以发动机放置方式(PQ、PL),加尺寸和代际确定的平台路线,又参考了通用整合子品牌技术特点的方法,借鉴了PSA“玛格丽特花瓣”从旅行款到敞篷轿跑的系列化模式。其成本精益化和市场适应性均达到业界顶峰。然而,在中国市场,消费者对DSG事件的疑虑,和媒体对千篇一律的造型DNA的诟病,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众的野心。大众一方面计划推出10万元的小型SUV以改变价格过高的形象,另一方面也开始考虑使用成熟技术,以避免大面积质量风险的问题。

    赢得售后市场、重用本土人才、开发当地产品这三项工作,将决定丰田和大众,谁将在中国乘用车市场成为真正的老大。而无论谁胜出,消费者才应该是最大的赢家。

 

《产品可靠性报告》2013年1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