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读者来信(2012-10)

2013-07-11 09:08:08 中国质量新闻网

      安全带是用来系的

    9月中旬,一段发生在浙江省内高速公路上大客车倾覆的视频广为流传,该事故最终导致1人死亡21人受伤。我在视频中看到,在大客车高速行驶时,车上摄像头拍到的乘客无一系安全带,甚至还走来走去。在客车发生倾覆的瞬间,车内乘客像失重一样漂在了客车车厢中。做一个假设,如果车上的乘客系了安全带,我想死伤的乘客数量应该会减少,因为被固定在座椅上可以避免乘客被甩向倾覆的一侧。这个案例是座椅上有安全带乘客不系,属于乘客欠缺安全意识。但是我也坐过没有配备安全带的客车,还有的是安全带被座椅套包在了里面,形同虚设。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在我乘坐的没有安全带的客车上,有几位乘客还是有主动系安全带的意识的,发现车辆没有配备时,还质问了司机,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虽然车上有些人觉得这像无理取闹了,但我认为这样的行为应该支持,对客运企业采购配备安全带车型也是一个督促。有了乘客的安全乘车意识,加之车辆硬件的配备,希望日后大客车上的安全带能够成为保障乘客生命安全的“生命之带”。

    北京   JOJO

    小编:JOJO显然是喜欢在路上,并很细心的乘客。确实,一项数据显示,目前在高速公路上,轿车的后排及大客车乘客使用安全带的比例不到5%,比例相当之低,出现事故时,安全带往往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希望今后高速交警能够在查车时,除了超载、疲劳驾驶等,还能够将系安全带纳入检查范围。

      新的不一定是好的

    在贵刊上期的他世界栏目中,看了以新的甚至是质疑的角度去看汽车新技术的文章,我深有感触。作为一个车主,我的车从最早的“老三样”到现在的进口SUV,应该说经历了汽车上不少新技术的应用。当然,对于喜欢激烈驾驶的我来说,像ESP之类的搭载确实给了我安全保障,但说实话,一些新技术我到车卖掉时也没怎么用过,而且实现这些功能的零部件一旦坏了,我自己完全没办法修理。所以看了这组文章,我想说的是,汽车的发展离不开新技术,但消费者买车时并不需要迷信销售宣传的搭载了多少新技术,重要的还是这些技术本身是否可靠、你是否能够在开车时用得到。                                         

    陕西  汪周

    小编:谢谢汪周读者和我们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小编接触的一些老司机都说,以前车扔在路上了,自己还能修个大概,可是现在由于多种电子设备的搭载和新技术的采用,车一旦抛锚,只能叫拖车。想最大限度避免类似情况出现,除了不迷信新技术,还需要车主及时保养车辆,长途前做好检查,不能只对爱车的漆有没有被剐敏感,还得关注它的各项“机能”。

《产品可靠性报告》2012年10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