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读者来信(2012-05)

2013-01-16 09:19:14 中国质量新闻网

    “T”台上的日系车

    在家用车领域,德系车和美系车在涡轮增压上的功力更为人称道,尤其是大众的“TSI+DSG”组合大量出现在市场上后,更有消费者开始认为日系车技术保守。《品质汽车》第四期的品质话题栏目详细介绍了日系车在赛场上应用涡轮增压的情况,在文章中,我尤其注意了丰田、本田、斯巴鲁等车企在小排量涡轮增压方面的技术积累,可以说,日系车在“T”台上的功力并不弱。另外,日系车向来以舒适度和经济性为主打品质,涡轮增压虽然能以较小的排量带来更大的动力,但其对油品的要求高、后期保养的费用也偏高,这不符合家用日系车的定位。当然,在日系车的性能版本上,它们也会通过涡轮增压提升产品的动力和操控性,比如文章中提到的那些车型。所以,我觉得不能“只以技术论英雄”,评价一款车还要参考车型的定位、车企的造车传统。                                      北京  王波

    小编:对中国车市上车型的动力系统有研究的人一定记得,当初搭载1.8T发动机的宝来制造的效果,1.8T的发动机释放出了接近2.5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动力,但油耗并没有明显增加,消费者对T型车的追捧也由此开始高涨。可以说,涡轮增加的初衷是在提供更高动力输出的同时降低油耗,这对于车辆自重比较大的美系、德系车来说很必要,但对于自重较小的日系车来说,解决这个问题并没有那么迫切。不过,在消费者的一再关注中,部分日系车也开始在家用车中增加涡轮增压动力,比如东风日产新TIIDA GTS车系就搭载了日产全新MR16DDT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

    强强联合没什么不好

    《品质汽车》4月刊中“汽车界的全球热恋”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很吸引我,阅读内容后,我对各大汽车企业间的联盟合作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从中看到了未来量产的车辆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成熟的技术,从而降低整车的售价和提高车辆的可靠性。不过从文章中不难看出,强强联合的车企倾向于技术,由此我想到了自主品牌,似乎自主品牌目前与国外车企的合作更多地停留在资本层面,这样的合作模式虽然会带来经济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自主品牌很难获得技术上的强大,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自主品牌现在着重考虑的。        上海  吴永清

    小编:目前,奇瑞、长城、吉利等车企显然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全球市场,但几乎是单打独斗,没有国内企业间的联合,更没有与目标市场的车企或跨国车企合作。企业想在一个全新的市场开疆拓土,并意欲在国际市场有所作为,凭借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因此,寻找深层次的战略合作伙伴应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得到自主品牌的重视。

《产品可靠性报告》2012年5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