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汽车评奖
最近打开各大门户网站的汽车资讯,无不是各个车型获奖的信息,车企也因此拿奖拿到手软。以我个人来说,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对这样的评奖并不排斥,也会关注喜欢的车型在这个年终总结中的收获。正因为如此,我也关注了“2011中国汽车品质总评榜”,与很多奖项关注营销、外形、人气等评价标准不同,“总评榜”能从可靠性和质量出发,对一款车进行第三方评价,角度很新颖,也更具参考价值。
北京 张京燕
小编:
零事故还得从人做起
又是一年的春运,出行安全再次受到各方的关注。其实对于私家车越来越多的现代社会来说,出行的安全应该全年警钟长鸣。据了解,中国的交通事故每死亡4个人中有3个是交通弱者,司机的死亡率占13.4%,行人和骑自行车人占死亡人数的45%;在国外,交通事故死亡的人主要是司机,法国为63.5%,意大利是55.5%,德国为61.4%,美国是52.4%。悬殊的数据之下,我认为出行安全教育是该被大力提倡的时候了。看过一些国外的汽车营销广告,我发现宣传中除了产品本身的性能,还有安全意识的普及,但在中国市场上,广告片中都在强调车辆有多少个安全气囊、车身钢板如何抗撞等等。试想,即使有私家车,一个人也总有不开车出行的时候,有谁会愿意生活在一个在斑马线上也可能被撞的所谓汽车社会里呢?所以,零事故虽然只是个美好的愿景,但普及安全知识依然能让我们大家离这个愿景更近一些。 上海 王利军
小编:
《产品可靠性报告》2012年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