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BMW 1系中国上市
12月中旬,全新BMW 1系运动型两厢轿车正式发布。全新BMW 1系首次提供两款设计套装:都市设计套装和运动设计套装,分别配备于116i都市型和118i运动型上,BMW 1系在高档紧凑型细分市场中的领先地位也就此得以巩固。BMW 1系轿车自2004年诞生以来,凭借个性化的时尚外观、出色的运动性能和与众不同的UN1QUE精神,在高档轿车领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在全球销量超过100万辆。116i都市型的售价为27.8万元;118i运动型的售价为30.6万元。
“大众e起来 驾驭蓝创想”全国路演登陆长沙
“大众e起来 驾驭蓝创想”大众汽车电动车全国路演活动进入第三站,在位于长沙的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拉开序幕。由5辆高尔夫电动车和10辆途锐混合动力组成的电动车示范车队,以及充满创意、科技感十足的大众汽车电动车主题公园,与长沙当地观众“零距离”亲密接触。此次全国路演自11月初启动以来,车队已分别在首站成都和第二站杭州亮相,接下来,除了本站长沙,车队还将先后进驻深圳和香港,邀请更多公众试乘、试驾大众汽车电动车,零距离体验电驱动技术,践行零排放的未来出行理念。
劳斯莱斯汽车古思特加长版正式亮相北京
12月,劳斯莱斯汽车家族的第六款全新超豪华车型——古思特加长版正式亮相北京,并已陆续开始向北京地区及全国的车主交车。古思特加长版(Ghost Extended Wheelbase)增加了170毫米的轴距,使其宽敞的内部空间得到进一步加强,但是丝毫没有减少其平衡的比例和出类拔萃的现代感设计。腿部活动空间与古思特(Ghost)标准版相比也显著增加了一倍有余。曾获大奖的四座古思特(Ghost)自2009年上市以来市场需求强劲,是一部极富简约之美的设计之作,其工程设计是为了创造无与伦比的驾乘时尚,古思特加长版的设计理念在此原则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加长版车型从2011年起接受有限数量的预定,直到2012年投入全面的生产。
《车友报》高峰论坛 探寻车德源泉
小悦悦被碾轧事件、驾车救人反被诬陷等一桩桩车轮下发生的“失德”事件屡屡刺痛公众的心,拷问着每个人的良知。近日,在由车友报社主办,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公司协办的“第八届汽车俱乐部与车友会高峰论坛”上,来自北京多家汽车俱乐部及车友会的代表、社会学者、法律界人士以及汽车行业相关人士、媒体记者就“我们是否进入了道德缺失的时代?”、“谁来撑起道德的天空”、“汽车社会的道德体系需要什么样的保障”、“媒体在弘扬车德中应起的作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汽-大众奥迪开创跨界合作营销新模式
随着音乐剧《初恋》在北京的上演,“奥迪之夜”将这部由一汽-大众奥迪与孟京辉戏剧工作室共同创作、为奥迪A1量身定制的大剧场原创音乐剧的首轮演出推向高潮。一个引领中国高档车市场、不断创造销量奇迹的汽车品牌,缘何会跨界牵手先锋戏剧工作室,去营造《初恋》的情感世界?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公关总监卢敏捷女士谈到此次合作的初衷时说,奥迪A1是中国高档车市场上首款A0级豪华车,这对于奥迪家族和中国高档车市场来说,都是开创性的,因此奥迪必须用最创新的方式去展示这款车与众不同的魅力。
“双引擎”助长安马自达出击新一年车市
伴随着全新SUV车型CX-5的概念车“Mazda势”神秘面纱的揭开,以及其于2012年上半年通过长安马自达引进上市,2012年的长安马自达将在革新技术和升级产品线的双引擎助力下出击新一年的中国车市。虽然名为概念车,但实际展出的“Mazda势”已经和量产车无限接近。随着CX-5的加入,2012年长安马自达旗下的产品阵容形成了全新的“5+1”格局,即5款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国产轿车和1款将成为同级“技术标杆”的进口SUV车型。新的一年,随着Mazda3星骋系列和CX-5的加入,旗下车型不断充实的长安马自达经销商网络将扩充至200家以上。
2011全球数模质量战略峰会在京召开
12月上旬,由业基科技以及Elysium公司共同举办的2011全球数模质量战略峰会在京召开,众多海内外专家在会上共同探讨了PDQ(产品数据质量)策略的深远意义。近年来,国外提升产品质量的趋势已从制造工艺的加强,转而由控制数据模型的质量来整合设计和加工的鸿沟。产品数模质量将决定上下游的设计制造协同能力,数据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返工或制造成本。与此同时,产品数据质量控制策略还可以缩短产品从设计到制造的开发周期,使交货时间缩短一半。
都市力量雪佛兰科帕奇城市版上市
2011年12月15日,上海通用汽车展宣布雪佛兰旗下SUV科帕奇城市版正式上市。此次上市的车型共两款,售价分别为2.4LAT城市版21.98万元,2.4LAT城市导航版22.58万元。科帕奇城市版的上市,刷新了目前同级别紧凑型都市SUV市场两驱产品排量上限,是目前市场上惟一一款售价22万以内的2.4L SUV产品。据了解,科帕奇城市版车型在上海通用北盛基地投产,于12月下旬开始首批交车。
《产品可靠性报告》2012年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