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炤虎
2011年夏天,美国。大雨滂沱的街道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帮助一位车主修理爱车的雨刷器。事后这位车主非常感激地问“您住在这个街区吗?”“我只是过路的,但我曾经是这台汽车的制造厂工人,我不愿意看到有人因为它出了毛病而骂它。”这则关于丰田的故事在微博上传得很广,我们无从考证它的真实性,但在2011美国消费者报告的可靠性年度测评中,丰田品牌的光荣回归却是不争的事实。
同样在年底举行的广州车展上,来自日系车企的老板们声称:日系车在中国的消费者口碑已经恢复到去年丰田召回门事件前的水平。而且,展会上的记者们一致认为,新凯美瑞正酝酿着一次新的销售狂潮。“消费者会远离那些把他们的利益放在次要位置上的企业,而我们正相反。”广汽本田执行副总姚一鸣在媒体欢迎晚宴致词时强调,广本在J.D.POWER的售后服务满意度排名一直都维持在第一、第二名,而且上一次其亚军成绩也只和冠军相差0.03分。
如果说日系车的口碑回升是全球性的现象,那么小型车,特别是微型车的滞销则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一些业内的观察家认为,中国车市的突然下滑主要是因为小型车和微型车的负增长,汽车下乡的失败和小排量消费税政策的退出使得它们的市场泡沫一下子破灭了。“我们认为两厢车现在的市场形势并不好”一汽丰田副总经理高放称。而在另一方面,中高级车却出现了自十年前雅阁、别克、奥迪A6热销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竞争对手则比那时多了十倍。在这种胶着的竞争态势下,高科技的应用、产品品质的保证以及售后服务的水平这三个要素,远远压过了价格在竞争中的重要性。定价只是上市初期考察决策者判断是否正确的一个点,即使这个点找得不太准,企业往往也能通过大跨度的车型档次和后续车型的推出来弥补。而如果新技术出了大毛病,导致群体投诉,或者4S店售后压力过大,导致抱怨增多,那么订单就有可能分流到其他竞品那里,这才是老板们最担心的事情。
混合动力的回归带有一点讽刺意味。因为国家支持电动车的政策在最近出现了变化,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和消费者的冷漠,使得“弯道超车”这四个字成了拨苗助长的成语新解。在此前提下,混合动力的成熟性优势更加明显,包括别克、凯美瑞在内的多个合资车型重新占领了制高点,明年年初的新普锐斯也会以全新的价格引领潮流。当这些消息在车展期间发出的时候,电动车的声音被淹没了。
明年的经济形势有待观望,市场也不明朗,昨日重现的这些亮点能维持多久谁也说不清。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无论谁在回归,汽车的好品质与可靠耐用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很快会走到这一步:汽车厂商的荷包取决于消费者挑剔的目光。因此,日系车、中高级、混合动力的回归,将与服务、品质和口碑的成绩伴生,光荣与梦想只能由卖家的诚恳来锻造,再用买家的意见来证明。
《产品可靠性报告》2011年1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