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操控精准,造型锋芒毕露的宝马,一边是品味高雅、造型稳中求变的奔驰,在多年的冤家对头面前,奥迪如何打造一款能与3系和C级分庭抗礼的A4车型,这的确是一个问题。如果一味强调领先科技,启迪未来,显然不能满足消费者眼前的需求。扬长避短做不到,毕竟对手是躲不开的,那就取长补短吧
亏在不够大
2003年2月,第二代奥迪A4在一汽-大众投产,成为国内生产的第一款高端B级车。
在这一代A4上,奥迪引入了multitronic无级变速器技术以取代前轮驱动车型中tiptronic变速器。由于这台变速器轻质、响应敏捷,赢得了汽车业界的好评,并一度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变速器之一。仅仅两年之后,一汽奥迪又同步引入了第三代奥迪A4。动力方面采用1.8T、2.4L和3.0L三种排量发动机,随后又配备了2.0TFSI发动机。这两代奥迪A4的推出,在外形上和动力上都具备了超越同级对手的能力,而悬挂和动力系统也不断更新,显著提升了奥迪A4的运动性,使得奥迪A4的定位更加明确。
然而,在几乎没有对手的情况下,占尽先机的A4并没有取得理想的销售业绩。截止到2006年,共售出了27623辆,主打运动的高档B级车A4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只能用不温不火来形容。而在追求宽敞舒适的中国消费者面前,奥迪A4的后排空间不足,让太多太多的人不满。
开始“长大”
2007年法兰克福车展上,全新第四代奥迪A4亮相,并于2008年上市。第四代A4基于全新的MLB(纵向发动机标准化平台),前轴向前移了154mm,发动机重心更为靠后,全车重心后移,使得前后轴配重更加平衡,操控性能得到明显提升。此外,通过采用全新的车身材料,使新奥迪A4车身刚度提高,重量却有所减少,豪华运动型车的特性更加突出。
新一代车型的外观变得更加修长,大嘴式前格栅配合泪眼造型前大灯使A4看起来非常动感。此外,新一代车型2808mm的轴距比上代车型足足加长了166mm,后排空间更加宽敞。动力方面,第四代A4换装了最新的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和直喷自然吸气发动机。高配车型还提供了Quattro四驱系统。
此时的新一代A4,为运动而生。
再次拉长
这一代A4终于来到了中国。2008年11月,一汽-大众奥迪推出了国产版A4L。虽然说不上“面目全非”,但性能特点却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相比进口车型,国产版采用了加长车身的设计,轴距在欧洲版基础上又加长了61mm,达到了同级别车的最高水准2869mm,比奔驰C、宝马3系两个老竞争对手都长出了约100mm。
另外,国产车系采用了舒适型底盘,离地间隙比欧洲版车型升高了13mm,更适应中国路面,有了更好的通过性。这一改变显然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两眼放光。但负面效果也可想而知——牺牲了部分操控性能。
对于奥迪A4L,操控性能真的很重要吗?未必!奥迪深知自己所处的竞争环境,在当前本土化程度颇高的高端B级车市场,宝马3系和奔驰C都有着独特的个性,两者的品牌号召力更不可小觑。好在,“加长”的这一步棋确实让A4L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市场表现足以说明一切,两年多来,国产A4L的累计销量已突破12万辆。
还有什么可说?取长补短,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让奥迪A4L赢了市场。这就是奥迪,入乡随俗十余年,开始尝到运用中国智慧的甜头。
《产品可靠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