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于是,近几年来,各种珍稀资源轮番上涨,少则几倍,多则成百上千倍。圈里的朋友说得好:本来就该涨,这些宝贝,都是当年王公贵族用的东西,不是谁都玩得起的。再说,不当吃不当喝的,也不是老百姓必须品。涨有涨的道理,玩有玩的雅兴!都说买得起宝马,未必买得起一件红木,一本汽车杂志的谈资于算是有了由头
从来没这么穷快活
纪文佳:红木玩家
纪文佳所向往的这种惬意生活不由得让我回忆起以前从书中读到的,北京老古玩铺中的景象:宾主在紫檀条案两旁入座,品茗吸烟,高谈阔论畅所欲言;主人取出珍藏之文玩,客人鉴赏,妙语佳言尽在其间。一时间我竟有些恍惚,不知身在何时,身处何地了
走进店铺,
正与朋友喝茶聊天的纪文佳连忙让坐,倒上铁观音。
环顾小店,缸中金鱼,盆中花,硬木雕花桌椅和两屉柜,
墙壁上挂着雕有梅兰竹菊的草花梨四扇屏,
多宝格靠一侧墙壁而立,
格里陈列着红木官皮箱、套壶、珠串、沉香等小件,
无处不散发着一种特有的雅致
你平日里都这么悠闲吗?
对。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到店里收拾收拾,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过来,就喝喝茶、聊聊天儿、赏玩赏玩宝贝。
看来你找到理想的生活方式了。
是啊。我是学中医的,毕业后从事过两年中医,出来以后尝试过经营二手车买卖、旅游等行业。后来忽然喜欢上了这个,就算稳定下来了。
你是怎么喜欢这行当的?
我玩儿木头受父亲影响很大,他曾经干过木匠,没事儿就喜欢摆弄个小物件,以前我家的家具都出自他手。不久前,他还在路边从收废品的摊子上,淘到一个榻,当时上面上着油漆,看不清楚里面是什么木头,我父亲敲一敲,掂一掂分量,看手工雕花儿还挺精美,觉得是好东西,就以很低的价格买下来了,回家用砂纸打磨了半个月,里面木本色露出来了,还真是一个不错的草花梨塌,年龄应该比我都大了。
我喜欢木头就是受他影响,当我静下心来走近、理解这些时,发现木头也是有生命的。
给我们讲讲?
你看这个雕成达摩的摆件,包括手指、托瓶、灵芝、拂袖都是一块木头,没有拼接,表情生动,惟妙惟肖,拂袖仿佛飘浮在云端,连手指甲都被雕得精巧细致。所以说,雕件的雕工非常重要。当然,好雕工要建立在好材质的基础之上。
讲讲你的好材料?
好木头的质地、纹理、颜色,都越看越有滋味。稀有又名贵的木头,才是上乘好料。比如,海南黄花梨,名贵又稀有。当然,已经很难碰到海南的料了。我去过越南找越南黄花梨,收获也不是很大。前几年就有中国人去越南找黄花梨,一看人家房梁是越黄的,就免费给人家翻盖成新房,就为了要那一根房梁。可别小看这一根房梁,能在当地盖一栋大楼了。还有人,在越南偏僻的村子里发现一个简陋的小学校,几百张桌椅都是黄花梨的,跟校长商量,全换成新的桌椅⋯⋯后来,当地人也发现黄花梨值钱,只要是黄花梨的东西就收起来等着中国人去收,像喂鸡的槽子、洗衣服的棒槌都成了宝贝,而且价格也都涨起来了。现在那里的好木料也快绝迹了,甭想像以前那样捡大漏儿了。
现在还有人去那里为什么?
既然做这行嘛,就得到原产地看看,到那个环境里了解一下当地的文化氛围。
你觉得做这行的奇妙之处在哪儿?
不断给你带来惊喜。当你发现的一块料被证明有很大升值空间时,自己的眼力被肯定,有种满足感。但这行里有句话叫“是‘货’躲不过”,见到好东西真走不动。我和朋友去南方进货,看上眼的好东西不少,但兜里钱有限,买到后来,发现自己从来没这么穷过。我把一朋友拉进这行,他比我还厉害,买来的东西摆店里,不管给多少钱就是不舍得卖。
聊聊车吧。
我很喜欢车。我有个朋友换了五六辆了,开几个月就换,他是拿车赔钱,而我是拿车赚钱。我早先就做过二手车生意,还给媒体写过试驾文章。不过,我更喜欢玩摩托。
买来高兴卖了心疼
肖亚雷:和田玉藏家
清朝时期,琉璃厂有一家叫博古斋的老古玩铺子,那家掌柜的祝晋藩认为,从事古玩业的不是完全经商,不以鉴赏研究为主很难从事经营。玩玉器收藏也差不多,要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如此才能大浪淘沙,沉淀精华
到了天雅古玩城肖亚雷的和田玉店铺,
他先张罗我们随意转转。
这是多年前逛琉璃厂的老规矩了:
一般的来客在前厅浏览观赏文玩和书画,
熟客则到庭院观看汉魏碑碣,欣赏盆栽、金鱼,
高兴时,掌柜的则把客人请到客厅,捧上香茶
我看您这儿并没有顾客盈门那种感觉,怎么赚钱?
虽然有这个店,但我不是商人。如果纯当买卖去做,有利润就卖,那永远存不下好东西。我与商人不同,卖东西心疼,买进来才有乐趣。所以,我更倾向于收藏,收而藏之,除非你给出一个震撼我的价格,否则我不会卖出我心爱的东西,当然我本意就是把它留下来。
那得有很高的投入吧?
这行业绝对是高投入,确实门槛比较高。但是玩这个的,基本上只是一个小圈子。
黄金有价玉无价,您有没有买了后悔的时候?
这主要看个人眼光,和田玉这几年升值太快了,当然高端的升值更快。我们也进来有几年了,这几年的感受是,不买后悔,卖了也后悔。因为好石头一转手价格就天壤之别。我们楼里一家铺子老板看上了另外一家铺子的一块石头,70万嫌贵,没舍得出手,后来让上海一个老板买去。这家铺子老板最后追到上海花了120万才买回来。
有一块红运当头的子料,上面有块沁红,里面荔枝白,从皮到肉都相当完美。隔壁一家3万8收的,再隔壁一家看上了5万买走,第二天我看到了,喜欢,加了2万我收了。一位藏家给我100万,我没舍得。后来了一个朋友老李,也喜欢,我说你给80万拿走,老李拿出银行卡,说,你刷90万吧,我说,80就80!
7万涨到80万,买家还挺乐的,为什么啊?
老李花80万好像不便宜,但到他手里,别人出150万,他也未必能卖。好的宝贝,收到手里,就有了卖不卖的权利,以及给宝贝定价的权利。很多高端宝贝在藏家手里,根本不会拿出来卖,好东西流传在市场上只能越来越少。
看您与新疆人还有玉的合影,您经常去和田淘宝贝吗?
经常去,前一阵刚从那边回来。为了找好料,可收获越来越少。他们通过现代化机械开采的方式已经挖到河床下20米的砾石层了,彻底的拉网式搜索,和田玉子料基本被挖绝了,子孙后代再想挖出来不太可能了,所以说和田玉的价格一枝独秀,不断飙升。
您这里好多原料都没琢磨,这是您的偏好?
现在收藏原料的人多,因为如果雕工不好反而影响了价值。找大师雕得排队,费时又昂贵,而且不同时代喜欢造型不同。和田玉好的子料很多都这样卖。
您开什么车?
奥迪,我这个人喜欢低调。
以学养商
陈能光 :牙雕制品店老板
100多年前,博古斋的掌柜的曾提出“以学养商,经营有方;以礼待人,不卑不亢”的“十六字”铺章,100多年后的今天,陈能光也正是依照古训,谦逊有礼、踏踏实实地在收藏界摸索闯荡
早就听说中国的象牙雕刻艺术历史悠久,
最早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据说早年间牙雕多是皇家御用品,
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执象牙笏;
还传说中国最早的红旗汽车里,烟灰缸就是象牙雕的⋯⋯
带着对牙雕的种种好奇与憧憬,
我走进了北京天雅古玩城陈能光的铺子
您卖象牙工艺品同时,也收藏吗?
有一点。我收藏当代大师的作品,比如香港一些大师的早期作品。他们的创作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可称之为艺术品,而现在不少年轻人只是按照模板照葫芦画瓢,不能潜心创作,那样做出来的东西只算作工艺品。
您做这个行业多久了
10年。之前我做的工作与这行完全无关。我爱人的姐夫开了一家牙雕厂,我后来就开了一家店,卖他们厂的工艺品。起初我都不懂,象牙质地好坏、雕工优劣完全分不出来,好在家里有懂行的人帮忙把把关。我渐渐发现干这一行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慢慢积累吧。
您干这10年有什么收获?
总的来说,象牙升值不像玉石木头那样疯狂。单从买卖上来讲利润不大,但大师的艺术品升值空间还是很大,所以我想沉淀点东西。做这么多年得出的结论是,材质、雕工好的作品升值很快,姿色平平的没什么升值空间,这就和硬木家具中草花梨升值空间远远不如海南黄花梨一个道理,所以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收藏就搞高端收藏。
中国严格禁止象牙贸易,对象牙制品的国内市场有严格控制。按理说存量稀有,但为什么升值空间不大?
主要是很少能达到艺术品的高度,总是当成工艺品来交易,难上档次。其实当代大师也不少,但主要集中在广州、福建、北京、常州这几个地方,工艺水平高的师傅,价格也被炒得很高。象牙这东西不像玉石,玉石材质好坏的差别很明显,而象牙从材质上的差别相对较小,重在雕工,所以能请一个大师级人物雕一件作品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中国最早的红旗汽车的烟灰缸和装饰品都是象牙制品,看来象牙与车有着密切的关联,咱们也谈谈车吧。
答:我开的是3.0T的奥迪A8,之前开过一辆2.8L的A8,2008年的车,去年,厂家拉回去做检修,结果中途事故把车烧毁了。但厂家处理还不错,给了赔偿,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去年又买了奥迪A83.0T。奥迪低调、稳重,深得我和我家人的喜爱。
《产品可靠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