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昊锐会越来越大

2011-10-05 15:34:51 中国质量新闻网

    在中国的受众群中,60后知道好兵帅克,70后熟悉动画片中的小鼹鼠,80后可能会读到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当然,还有与他们同样来自波西米亚的斯柯达。2003年,福特庆祝了它的百年诞辰,但斯柯达早在几年前就度过了这一天。如今已投身大众集团麾下的斯柯达在中国这个大市场上将继续它的百年辉煌。

    其实,斯柯达的中国之旅从一开始就站在了一个高起点上。新中国建立初期,捷克领导人就赠送给毛泽东主席一辆斯柯达,朱德总司令还选择了一辆上世纪40年代的Skoda52-0作为工作用车。进入上世纪90年代,大街上的出租车也有斯柯达的影子,时至今日,还能冷不丁地在路上看到一辆上世纪末进口的斯柯达轿车。

    对于一款中级车来说,其品牌的积淀同样可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昊锐在欧洲普遍被认为是一款典雅、大气的车型,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4年,当时的它还是一个很传统的车型。这样算下来的话,第一辆昊锐便是当年的640。而现在,2001年重新复出的昊锐仅用6 年多的时间,在欧洲市场实现了15万辆的销量。 

    2005年,斯柯达正式落户上海,旗下三款主要车型也相继实现了国产。晶锐、明锐打头阵,昊锐随后跟进,三剑客带着“捷克心脏”、“德国大脑”,在上海实现了与“中国身躯”的会师。而作为斯柯达旗舰车型的昊锐,虽然目前最晚到达中国,但真正实现了过硬的技术和悠久的造车理念完美结合的它并没有水土不服,反而显得神采奕奕。没有普通中级车的中庸内敛,也没有运动车那种过分的张扬,昊锐已经完全摆脱了大众的影响,凸显出独特的捷克风格。

    近几年,国内中高级车市场的井喷,让很多跨国汽车品牌都找到了兴奋点。雅阁和凯美瑞赚得盆满钵满,领域、天籁的加入让这个细分市场的火药味更浓。而昊锐在2009年的上海车展上亮相,并定位于“一款满足全方位需求的超级B级座驾”,可见其在中高级市场的征战之心。当然,它也具备冲击这个市场的实力,投身大众的斯柯达昊锐虽然没有改写历史,但它的确是一种改变。它的线条更加漂亮,配置更加先进,采用了大众集团子品牌贡献的多个先进技术模块。 

    当然,进入市场就要接受各种挑剔的眼光。在一些网络平台上,不少消费者都对昊锐提出了更多的期待,比如希望今后增加四驱版本、抱怨原配的车胎稍窄等等。想必这也是厂家出于成本和同根兄弟之间差异性的考虑。毕竟,在不少消费者看来,昊锐比迈腾多了“长后座”,比领域的配置多,而自身的不足则是品牌影响力。

    之所以相信将来的昊锐会有所改变,是因为作为一款长轴距、大尺寸、总重近1.5吨的B级车,它竟然推出了1.4T版本。虽然这曾引发过“小牛拉大车”的质疑,不过这个B级车小排量的先河还是赢得了一部分市场。而且随着中国年轻消费群的兴起,B级车年轻化也是一条另辟蹊径的营销之路,更小的排量、不变的动力输出,昊锐知道,年轻化的DNA不能仅仅表现在外观上。

《产品可靠性报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