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读者来信(2011-10)

2011-10-05 08:38:03 中国质量新闻网

    任何技术都应该以安全为基础

    最近,有了购车指标的朋友终于有可能结束他的纠结,选择一款座驾带回家了。不过,因为摇到的号有半年的有效期,其实他的纠结可能还需要持续一段时间。让他举棋不定的依然是很多人在买车时可能碰到的问题,是选择车身铁皮薄的车还是厚重的车。实际上,很多消费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偏于片面,因为技术在发展,软的东西未必脆弱,硬的东西也未必固若金汤。在当今的全球环境条件下,节能、环保、安全已经成为汽车发展的关键词,而电动车发展的不确定性,也让汽车的轻量化变得更为迫切,只是,真正有价值的轻量化技术,应该以安全为最基本的要素。显然,现在的汽车企业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连很多德系车也早已开始在此领域有所建树,比如贵刊9月刊“品质话题”的组文中关于奥迪在车身轻量化方面的领先技术,就是一个有力的案例。要我说,现在买车,单纯看车身铁皮的薄厚已经不具代表性,不如看看在选车型的轻量化技术采用方面的信息。                                             北京  李文京

    小编:如今汽车科技发展的两大趋势就是动力总成的持续改进和轻量化科技的运用。随着新材料的大规模应用和节能环保标准的日益严苛,车身轻量化技术未来将更具现实意义。

    又一个性之选

    虽然中国大陆汽车市场的井喷已经结束,但欲挤入这个市场的车型依然不少,比如来自台湾的纳智捷大7 SUV。在我们的朋友圈中,它仅仅因为是来自台湾的品牌,就吸引不少眼球了。对于那些看惯了常见SUV车型的消费者来说,车标的拉风程度就足够满足他们了。在台湾,官方将纳智捷大7 SUV的直接竞争对手定为本田CR-V和丰田RAV4等合资品牌SUV,到了内地也同样如此。和竞品相比,纳智捷大7在尺寸上的优势明显,不过在品牌知名度和口碑方面也有着明显的短板,对于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来说,稍低的入手价格或许能让我们做出实实在在的购买举动。              浙江  赵哲

    小编:在连汽车都可以定制的时代,能开上一辆个性化的SUV确实是很多消费者的期待。当然,纳智捷大7的车标势必会让这款车的回头率很高,但这也意味着其知名度有待提升。想必相关的宣传、销售渠道也会影响其在市场上的表现。小编和赵先生等消费者一起拭目以待。

    第三方零部件之困

    9月初,本田再次在全球范围内召回96万辆飞度等车,涉及中国市场25万辆。从年初开始,本田汽车召回的新闻就断断续续不绝于耳,5月北美召回83万辆车,8月全球范围召回249万辆轿车、小型SUV、小型货车。作为一个消费者,我们在为企业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召回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希望汽车制造企业能在采购零部件的时候就有严格的质量检验,尽量避免大规模召回的发生。

    上海 刘宇

    小编:近几年,通用、福特、大众、沃尔沃等车企都因通用部件故障有过全球大规模召回,如此大规模的召回,和第三方零部件的质量不无关系。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和制造成本,绝大多数大型汽车生产商都不在自行制造一些零部件,而是采购由供应商加工的零部件来组装整车,一旦某一批次的通用零部件出现问题,影响的范围将是极大的,甚至不只一个品牌。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