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一个朋友说,怎么开到哪儿都有北京的车,跟没出北京似的。付之一笑后想想,这不正是汽车保有量明显增加后的一个理所当然的影响吗?到处是京牌车只是一个缩影罢了。当汽车从代步工具成为家庭一员,自驾游就成为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梦想。
不过,可能梦想照进现实的过程并不会很顺利,不论是南下、北上,还是西行、东进,自驾游的过程中都可能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这就需要车主在开始旅行前做足功课,准备一本“路书”,尤其要对出发后可能碰到的意外做好充分的准备。又是一年的十一长假将至,该是为自驾做计划的时候了
序
凡事预则立
自驾游一般都会去自己不熟悉路况的地方,磨刀不误砍柴工是必须的,否则急忙上路看似抓紧时间,其实反而会因为各种故障耽误了行程,得不偿失。
自驾游前要去4S店或可靠的汽修厂对车辆进行全面维护。发动机、刹车、喇叭、车胎等常规保养项目相信消费者都会注意,但也有被忽视的,比如自动挡车辆的D挡,平时很多人只用D挡,但在出行前,最好检查D1、D2是否能正常使用。另外,雾灯在长途行驶时很重要,一般汽车灯泡的寿命为2~3年,如果超出这个时间,出行前最好更换。
自驾游肯定会走铺装不是很理想的路面,此时如果挡风玻璃有裂纹,很容易被飞溅起的小石子或颠簸扩大裂纹甚至破损,出行前的更换也必不可少。还有备胎,由于长期存放,备胎的胎压应高于正常胎压,以保证更换后不影响使用。
车辆的性能没问题后,车主就需要准备“物资”应对车辆长时间连续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机油、冷却液、灯泡、千斤顶、拖车绳、钳子、扳手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旦车子出现问题,警示牌、应急灯、指南针又可以派上用场。当然,为了能在找不到饭店的情况下不至于挨饿,还可以备一些巧克力、方便面等食品。
据一些资深自驾游爱好者介绍,如果行程中还包括野外露营,为了应急,还应该带足创可贴、红花油、感冒药、止痛药、防寒衣物等。另外,手机一定要准备好备用电池,而且因为有的地方没有GPS信号,还要随身携带地图,以便找回路线。
出行前的最后一步,就是做好计划,确定正常情况下的行车路线和休息点,并根据自驾游的里程制定每天行驶的路程,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每天的里程以300~400公里,普通公路以200~300公里为好。
案例:7月,李先生和朋友驾驶帕萨特从北京到河北度假,行进过程中发现仪表盘上故障灯点亮。经检查后发现是冷却液壶接口开裂。在此之前的保养中,4S店的工作人员曾建议过更换冷却液壶,需要1000多元。因为当时时间来不及,加之费用相对较大,就没有更换,没想到竟然在自驾游的路上出现了冷却液泄露。幸运的是,由于不是荒郊野外,李先生和朋友找到了附近有卖“哥俩好”胶的地方,勉强处理了裂缝后安全到达了目的地。
南下
撒欢儿海南岛
如果一定要找一个自驾海南的理由,岛上没有一个路桥收费点,路况好,沿途景点多够不够诱人?虽然可以一口气从海口开到三亚,但有可能登陆海南岛的台风还是偶尔会扰乱你的行程,让你不得不“蜗居”在宾馆
虽然在出行前,通过天气预报可以获得关于台风的预报,不过一旦台风改变路径,在自驾游的途中和它相遇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登陆海南的台风较多,而且来得快去得快,所以,掌握一些在台风中的应急方法还是很有必要的。
遭遇台风,路面积水的几率是很大的,如果遇到水面漫过轮胎的一半,就不应该冒险涉水前行了。如果水不深,可以先停下来,观察其他车辆是否能通行顺畅,以判断被水淹没之处是否有坑或障碍物。涉水前行时,要注意前后车的车距,通过积水路面后,不能立即快速行驶,避免刹车不灵,应该先低速行驶,等刹车片上的水分被甩掉后,再恢复正常时速。
一旦在行进过程中遇到台风需要停车,又该怎么办呢?有过这样经历的韶关车主桂先生说,应该尽量驶离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其他空旷地区的道路,因为这里的风力会比别处更大。在驶离这些路面期间,一定要减速慢行,和身旁的乘员一起观察周边的情况,尽量避免被树枝等吹落物影响。如果感觉风大到难以控制车辆,就立即找一个旁边没有露天广告牌等易造成危险的物品的地方停车。另外,即使有地下停车场可以存放车辆,也要对其排水系统有所了解,避免台风过后从水里捞车。
据桂先生说,他在和车辆一起经历过台风后,就马上清洗了车辆,并详细检查了制动处、底盘是否有赃物、异物,轮胎是否有鼓包等问题。如果车辆的密封性不理想,还应及时开窗通风,将进到车里的水晾干,避免细菌的滋生。
案例:广州的王先生自驾到徐闻码头后,乘铁路轮渡过琼州海峡。到了海上,就看到乌云密布,到达海口后,就碰到倾盆大雨。在酒店养足精神后的第二天,王先生“迎着台风”向三亚行进,中午在一个小镇就餐时,被一阵大风掀翻了餐桌,台风此时已经登录三亚。因为台风过境,很多景点都被迫关闭,大树连根拔起。两天后,台风离开后,艳阳高照。王先生说,也正是此次追赶台风游海南的经历,不仅见到了别样的风景,还实践了狂风暴雨中开车的技巧。王先生还表示,在东部沿海旅游,也会碰到一些风雨交加的和涉水的情况,应急处理的方法基本可以通用。
北上
和沙漠的邂逅
很多车主都有一个梦想,开着爱车驰骋在广袤的草原上,没有红灯、没有限速、不需要电子狗,只有身边无尽的绿海。然而,环境恶化依然导致了部分草原的沙漠化,连绵起伏的沙丘被大风吹过后,通往草原的道路就可能被阻断。所以,即使你的目的地是草原,也不能忽视和沙地的邂逅
或许,进入沙地后的你反而有了达喀尔拉力赛的感觉,车轮卷起的阵阵黄沙会让你热血沸腾,但请注意沙质。如果经过的沙地干燥到可以被风吹起的程度,最好是跟随其他车辆留下的车辙前行;如果没有车痕,就要停车并查看路面,然后再开过去。因为这样的沙地容易被吹成堆或沙坑,误导驾驶员的判断。
在沙地中行驶,轮胎很容易陷入沙子里,造成附着力减少。一旦出现类似状况,如果动力太猛,轮胎反而不会向前走,此时需要慢放离合器,一点点踩下油门,等轮胎至少转了一圈后再加速。另外,出行前如果预测可能路过沙地,可以适当减少轮胎的气压,增加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也能帮助车辆尽可能减少陷入沙地的几率。为了避免轮胎陷入沙地,车主还应该将车速保持在一定速度,并保持高挡位前进,如果发现车速出现减慢的情况,要稍微加油直线行驶,需要转向时也不要急打方向。
内蒙古的郭先生是一位自驾游爱好者,小长假喜欢在内蒙古自治区内自驾游出行,曾多次去鄂尔多斯附近的沙漠。他说:“在沙地上开车的黄金规则就是不要突然加减速、转弯、刹车,这样的操作既容易让车辆陷入沙子,也可能翻车。尤其是刹车,本来沙地里摩擦力就大,想要减速,只要将油门慢慢收起就可以了。”郭先生的另一个经验就是,把车停在有一定角度的坡上,再次启动时会容易得多。
除了干沙,还有一些松软的沙子会影响自驾的行程。这时候,驾驶员难免会紧张,但保持冷静的头脑很重要,同时均匀向左右转动方向盘,但不能打死,脚下持续、均匀给油,让发动机转速保持在1500转左右,然后将挡位换入R挡,快速给油并使转速上升到2500~3000转。进行过这样的操作后,如果还是不能出来,出行时准备的铁铲和垫板就会派上用场,挖去车轮下的沙子后,用垫板增加车轮和沙子间的摩擦力后脱离困境。
案例:郭先生说他之所以喜欢自驾沙漠,除了地理位置便利外,还与看过的比赛和影视作品有关。那种在沙地里急转弯扬起的黄沙让他觉得很过瘾,拍出照片也很炫,“一个卡片机都能拍出很满意的效果”。不过郭先生也提醒有此打算的车主,其实这样做是有一定危险系数的,沙地里轮胎的附着力小,急转弯很容易导致车辆翻滚,甚至影响驾乘人员的安全。
西行
八千里路云和月
一条东西走向的天山山脉将新疆分为了南疆和北疆,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可能你只能计划下一次的入疆之行了。每年的7~9月是新疆旅游的旺季,为了能随时随地享受别样的民族风情和风景,自驾到新疆已经是很多消费者希望的旅行方式。如今的新疆,已经有2.8万公里的公路通车里程,95%以上的乡村通了油路,但正是无尽的道路和野外无垠的戈壁,会让没有参照物的驾驶变得不那么简单
不错的路况带来的坏处就是容易超速,在地广人稀的新疆,地势比较平坦的路段,往往是一条笔直的公路,像没有尽头的飞机跑道,似乎速度再快自己也没什么感觉,150km/h以上的速度很容易达到。因为这样的情况极易出现,所以车主在到达新疆前就要有常看速度表的意识,在没有完全封闭的村镇公路上,不时从路边出来的行人、牛羊群都可能让你猝不及防。
如果仅看到路面车辆稀少就狠狠踩下油门,还有可能导致爆胎。有些道路的质量并不适合车辆的高速运行,而且7~9月的气温较高,本来就是爆胎的高发期。另外,一望无际的公路和平原也会导致人和车的疲劳,开车的人会注意力分散,遇到突发事件反映不及时,车也可能在高强度行驶中出现故障。
因为各种高速行车会带来危险,所以在新疆,限速是需要注意的,否则罚款会让你很受伤。新疆一般限速70~80km/h,危险地段40~60km/h居多,而且很多交警在路上执法,也有不少电子警察,目的就是强制驾驶员降低车速。所以一定要给自己设定一个最高速度,经常留意速度表,控制车速。这样既安全,又不会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
在地貌上,新疆虽然有很多平坦之处,但也有丘陵、山路、车流密集的地方需要注意。而且在穿越南北疆天山时要注意时间段差监控,走砾石路要把握速度,以60~70km/h为好,快了会翻车,慢了会很颠簸。
除了路面状况,进入新疆的自驾游车主一定还要注意当地的人文环境,尽量不要与少数民族谈政治或其他敏感话题,在清真寺内一定不要吸烟、喧哗,也不要随意拍照,而且对妇女要尊敬。
案例:隋先生说,很多车主说在新疆会走“搓板路”,其实去过之后,再与老一辈进入新疆时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据老人讲,解放新疆时,他们需要从兰州、疏勒河、哈密等地下火车,再搭乘货车、骑马到乌鲁木齐。他想提醒其他想自驾新疆车主的依然是速度,“由于新疆的地方特色,视野开阔地带居多,人烟稀少,开车容易失控,在开车过程中不知不觉就会提速很高,在速度参照物很少或者风力地区没有参照物开快车是很危险的,看似好开其实危险就在你的身旁。”
《产品可靠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