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自驾控的自救技巧

2011-09-05 10:15:10 中国质量新闻网

    对于需要把一切可能休的假叠加在一起才能策划自驾的人来说,那些说走就走去自驾的人显然让人羡慕嫉妒恨。不过,只有拥有丰富的自驾游经验,有对付大多数突发状况的技巧才有资本和自信时刻准备着将自己化身为一个旅途上的“自驾控”

     肥皂和口香糖的妙用

    自驾在外,不可能在行进的短时间内碰到4S店或汽修厂,所以当油管、油箱等关键部位发生故障时,一些看似简单的小技巧正好派上用场,解救你和车于困境中,所以要记得在出行前带些小东西,比如肥皂、棉纱、口香糖等。

    油管折断时,可以找一根与油管直径相符的胶皮或塑料管套接,如套接不够紧密,两端再用铁丝捆紧,防止漏油。油管破裂时,可以将破裂处擦干净,涂上肥皂,用布条或胶布缠绕在油管破裂处,并用铁丝捆紧,然后再涂上一层肥皂。

    如果油管接头漏油,可以用棉纱缠绕于喇叭下缘,再将油管螺母与油管接头拧紧,还可将口香糖嚼成糊状,涂在油管螺母座口,待其干凝后起密封作用。机动车在使用时,发现油箱损、漏油时,可将漏油处擦干净,用肥皂或口香糖涂在漏油处,暂时堵塞,如果用环氧树脂胶粘剂修补,效果更好。

    其实口香糖还可以在其他部位发生故障时应急,比如遇到空调管路中出现渗漏制冷剂的地方,可以用口香糖试着补漏。只要不是渗漏太严重的,一般都可以堵住泄露。如此一堵,不仅省去了拆装空调管路的工序,而且不用更换空调管路。另外,当汽车球笼防尘罩开始出现局部漏油的时候,只要用口香糖向漏油部位一糊,球笼润滑油马上就能停止泄漏,也抑制了泄漏部位的继续扩张。   据汽修专家介绍,口香糖能在很多应急的情况下使用,而且对泄漏有很好的暂时修补效果。虽然它不是密封胶,但口香糖属于亲油亲水的高分子化合物,在遇到油和水时比密封胶更有亲和力,能简单、迅速和有效地排除很多泄漏故障。对于汽油、润滑油、真空及空调等很多系统的泄漏都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关键时刻还得“爬”

    在路况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难免一不小心把车轮陷到难以出来的地方,比如排水沟、雨后泥泞、雪堆⋯⋯此时,一定要发扬“哪儿跌倒哪儿爬起来”的精神,设法将它们解救出来,不过,不一样的状况也有不一样的“爬法”。

    假如车轮陷到沟里,在前后桥没有碰到路面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用其他交通工具将车拉出来,但这样的“临时佛脚”也不会随时都有,所以,当自救于浅沟时,可以将浅坑铲出斜面,保存坚实的土质或铺垫含沙多的土石子,用低速挡将车平缓驶出。如果是深沟,又不方便铲挖时,可以用千斤顶支起车体,在坑内铺垫干燥沙子石子等物,再降落车轮,以保障有足够的附着力,就可以解围了。

    如果车轮陷进了井中,要首先分辨掉进去的是不是驱动轮,前驱车的前轮掉落,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找2~3个人抬起车身,在这以后由驾驶员挂倒挡加油就能开出来了;如果是后轮掉落,就应该挂前进挡并加油就可以了。

    车轮还可能陷进深泥潭中,此时切忌不要狠踩油门,因为轮胎转的越快,陷的越深。可以把油门踏板缓缓踩下,车辆还可以前进或后退的情况下,维持油门大小,以低速开出泥泞路段。如果深陷到车辆无法开动,就需要仔细查看车周围的情况,采用其他的应急办法。比如用手头的工具将车轮前后的泥巴铲去,把泥潭修成缓斜坡状。假如由于车轮空转造成难出泥泞,可以把胎压减低一点,在车胎下边垫些硬板或石头等,增加摩擦力,让整车脱困。

    爆胎、落水要冷静

    在高速公路上爆胎听起来是件恐怖的事,落水对于一般的驾驶员来说也是噩梦,但在自驾过程中,发生爆胎的几率并不小,落水也不是没有可能,此时就需要驾驶员有冷静的头脑,这对于自救来说极为重要。

    后胎爆裂,汽车尾部会摇摆不定,如果是前驱车,后轮爆胎不会影响安全,车主只要双手紧握方向盘,使汽车保持直线行驶,再踩几次制动踏板,使汽车形成制动而将车辆的压力利用惯性前移,减轻后轮胎承受的压力,将车子慢慢停下。此时最忌讳的就是紧急制动,这样会造成车辆的横滑并损伤车轮。如果是前胎爆裂,汽车会产生急剧的偏行,在高速行驶下很容易引发事故。此时同样需要双手握住方向盘的3点和9点钟位置,最大限度地保持车辆的平衡,也不能急刹车。

    一旦汽车落水,首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一定不要匆匆打开车门,因为车辆在刚被水淹没时开门,水会顺着车门之间的缝隙往里灌,压力非常大。还应该注意的是,不应该在水压很大的时候去敲碎玻璃,此时玻璃碎了,水会夹着玻璃碎片冲向车内,伤害到车内的人员。有过落水经验的车主称,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找大塑料袋套在头上,在脖子处扎紧,塑料袋内的空气可以提供上浮的氧气,即使不会游泳,这样的行为也可以让落水者增加获救的希望。

《产品可靠性报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