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正在撰文的笔者正走在奔三的路上,对于一款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陆续进口到中国的车型日产“阳光”来说,准确地说应该是尼桑品牌,似乎有些“不靠谱”,但通过对关注过那个时代中国汽车市场老师的请教,笔者对于阳光以及于去年上市的第十代新阳光在中国的足迹已经了然于胸。
2011年似乎是一个充满了回忆的年份,因为9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我们也不妨加入回忆的大军,不过只需要将时间向前回拨四十多年。作为日产旗下最畅销的经典车型之一,阳光于1966年在日本问世了第一代车型,从最初的两门三厢版到三门两厢版、四门三厢版,到如今已经是第十代产品了。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谁也不敢想象汽车能有如今这般普及。彼时的人们没有太多的车型让他们记忆深刻,但也不是一片空白。一些先行进入中国的车型烙印在了国人的心中,比如皇冠、蓝鸟,当然还有阳光。第七代和第八代阳光在国内进行套牌组装,第九代车型更是于2003〜2006年由东风日产实现了国产。由此,这款有着温暖的名字的车型在国内已经拥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不过在2007年轩逸的成功引进后,阳光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日产汽车公司首席运营官志贺俊之在新阳光掀开面纱前曾说:“SUNNY是日产引以为傲的品牌资产,我们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时机复兴这个品牌。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于是,2010年第八届广州车展上,第十代新阳光在经历了近4年的真空期后重新回到市场中为东风日产拼杀市场。
记得本刊在对郑州日产NV200进行车主调查时,对于“NV200就是面包车”的疑问,笔者曾说,如果日产打造一款更注重中国消费者需求的车,一定会更多地考虑他们的需求。如今,新阳光选择在中国完成全球首发,并且将超大的车内可使用空间作为其必杀优势,无疑符合了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第一大诉求。而来自日产的观点同样认为,中国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而且最具成长潜力的汽车市场,对于一款全球战略新车来说,在中国首发是最恰当的选择。
其实从新阳光谍照出现在网络上开始,有一种担心就随之而来,下有玛驰、中有骐达和颐达、上有轩逸,再加上广本锋范、荣威350的“围追堵截”,新阳光凭什么实现“复兴”?据日产工作人员介绍,在第十代SUNNY阳光的开发过程中,日产充分理解了全球尤其是中国中级车消费者的切实需求,应用了多项日产全球最新的技术,使该车型拥有大气动感外形、宽敞舒适空间、高效动力等优点,特别是在燃油经济性方面的不俗表现。
另外,新阳光的复苏,在丰富东风日产产品线方面的功劳也不可小觑。东风日产虽然中级车市场方面仅有天籁可以冲锋陷阵,但在紧凑级和小型车产品区域却比较细化,玛驰和骊威细分了6万〜10万元价格区间内的需求;有了新阳光的加入,东风日产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其实,东风日产很好地实现了扬长避短,在看到部分车型盲目引进后销量的不温不火的真实案例后,将更多的研发和产能投入到本已有坚实基础的细分市场,而从东风日产总经理松元史明对重启新阳光的解释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因为现在紧凑型轿车市场的规模太大、增长速度很快,而且消费者也日趋多元化,所以我们导入新阳光,它面对的是那些年轻、活力、懂得平衡事业与生活的消费者。”
《产品可靠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