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编辑眼中的汽油添加剂

2011-07-05 11:06:09 中国质量新闻网

要不要喝“红牛”

编辑眼中的汽油添加剂

    文/马宁

     编前会上,几位开车的编辑一说到油品、汽油添加剂就打开了话匣子,有因几年前的体验对添加剂的作用持保留态度的,有自驾游中充分享受到添加剂带来的好处的,也有刚买车、刚换车后想听听到底要不要使用燃油添加剂的,当然,还有一些对燃油品质、加油站服务的各抒己见

    李头儿:在国内的媒体上,“两桶油”向来都不缺少曝光率,最近这油品的问题再次让中石化上了头条。不过说到油品,我觉得加油站、超市、4S店卖的汽油添加剂也值得关注。我本人是比较赞成长途行车或可能去油品质量难以保证的地方前,备几瓶汽油添加剂的。沃尔玛、家乐福都有卖,功能分很多种,价格也不贵,很方便。

    小郭:我最近也看了看关于汽油添加剂的介绍,据说这是有“疗程”的?

    李熙:2003年我接触过一个品牌的添加剂,它的说明书上是有阶段要求的。使用那种添加剂分3次,每箱油使用1瓶。当然,在第一次使用的时候,百公里油耗会有所增加。

    李头儿:是的。我去西藏时就使用了汽油添加剂,第一次使用的时候因为要清理内部的积碳,所以油耗确实会增加,之后的效果就会好一些。在油品质量不能完全保证其标号,又需要长途驾驶时,添加剂的作用就比较明显了。现在我车里还有两瓶,作用就是提高汽油的辛烷值。

    小郭:那您在市区里行驶时也会加吗?

    李头儿:不会的。我只在固定的几个加油站里加油,油品质量比较有保证。

    李熙:我朋友的反馈是,汽油添加剂就像某种“毒品”,加了以后车辆是更有劲了,但只要不加,车辆会显得特别“肉”。而且我的车加过一个高档车品牌送的添加剂,结果是发动机声音不对、油耗增加、超车没劲儿。

    阿威:这可能就是因车而异吧。就像红牛、咖啡、茶,不同的人饮用后,提神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小郭:没错,其实和油耗一样。我一个车友和我买的同样的车,走的路况也差不多,但油耗比我的车高出了50%。

    李头儿:虽然我在西藏确实感受到了汽油添加剂的好处,但还是觉得应该慎用。就像“是药三分毒”的道理一样,添加剂是否有腐蚀性和其他负面影响,都是我们目前还不知道的。

    李熙:确实,燃油添加剂更多的时候是在长途驾驶时做应急、预防之用,虽然我也看到过添加使用后会有黑色物质排出,但我始终认为没有必要经常使用。

    阿威:那在座的几位平时会使用汽油添加剂吗?是出于什么考虑?

    李熙:我不会。按照我之前接触过的添加剂的价格,每瓶120元,需要用3瓶(共360元)才能起到宣传的保护发动机、清洁节气门的作用,但那时在4S店清洗一次节气门也就144元,所以成本有明显的不同。即使跑长途,发动机出问题的几率也很小,因此保护发动机的添加剂的优势也显现不出来。

    李头儿:平时我也不会考虑,毕竟车子没病我也不会给它乱吃药。其实,国外的清洁型汽油添加剂已经有很多年生产、使用的历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汽油添加剂,目前发展到了第四代。至于成本方面,我倒是觉得长途行驶的话,添加剂的使用会让你去当地4S店维修车辆的几率降到很低,后期保养的费用也可以减少。

    小郭:其实加不加添加剂和油品的质量有很大关系。从添加剂是从国外传入国内来看,一些汽车市场发达的国家也在使用添加剂,说明它还是有一些作用的,而且国外车主很多都是自己维护汽车,使用添加剂可能也会减少他们的保养工作量。对了,还提醒各位一句,对油价稍有敏感的话,以后加油直接说加多少升,因为如果按照钱数加的话,每次总会有几毛钱的油是加不到你油箱里的。

    阿威:某些加油站还有“缺斤短两”的现象。同样一箱油,每天都走同样的路,行驶里程就是不一样。这油价越来越高,不得不对这些现象注意点了。

    Tips

    汽油添加剂大约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燃油生产企业为了让商品汽油达到国家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一些燃油添加剂。还有一大类就是各种活性清洁剂、催化型助燃剂、调节型助燃剂。由于成本的原因,燃油生产企业不会直接在商品汽油中加入这类添加剂。市面上品种最多的就是强调对发动机燃油系统有清洁作用的活性清洁剂,人们习惯性称其为汽油添加剂,其实它应该是清洁型汽油添加剂。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